國立中央大學,簡稱中大,是中華民國一所國立綜合型大學,中華民國教育部最初7所重點研究型大學之一,1968年遷址於中華民國桃園市恢復大學部並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1979年正式復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中央大學21日表示,台灣發明年度盛會「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該校今年以「智慧賦能、永續領航」為主題,召集校內17件特色專利共同參與展會,並於發明競賽當中,獲得12項獎牌,共計4金3銀5銅,卓越科研備受各界肯定。詳全文>>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將於10月18日舉辦一系列天文活動,迎接近年最亮的彗星C/2023 A3(紫金山-阿特拉斯),活動邀請到兩位天文專家,賴彥霖博士與林忠義博士帶領民眾認識彗星,並介紹與彗星相關的探測任務。主辦單位提供望遠鏡供民眾進行彗星觀測,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有機會親眼見證這顆罕見的彗星。詳全文>>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將於10月18日舉辦天文觀測活動-迎接近年最亮的彗星C/2023 A3(紫金山-阿特拉斯),活動邀請天文專家賴彥霖、林忠義博專題演講及透過望遠鏡觀測,讓民眾有機會親眼見證這顆近年天際罕見的彗星造訪地球。 詳全文>>
中央氣象署昨(10日)發布磁暴特報,預估影響約54小時。建置台灣首座「太陽無線電波觀測站」的中央大學,也從周三(9日)就觀測到太陽風暴產生的各類型太陽無線電波爆訊號,最大值高於背景值8到15倍,但仍低於今年5月最高值25倍。中大表示,這波磁暴將持續到明年,民眾還有機會碰到類似這一兩天的狀況。詳全文>>
國立中央大學為感念慈濟證嚴法師秉持慈悲喜捨、感恩、尊重、愛,倡導眾生平等,創辦慈濟基金會之奉獻,以該校鹿林天文台發現之編號555802小行星,命名為「Cheng yen」(證嚴上人),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申請,於2024年8月獲IAU國際認證通過。詳全文>>
台東蝸牛小米粽食品中毒案造成3死,並檢出有機磷「托福松」。國內學者指出,目前發現托福松殘留於小米粽,可能源於不當施用農藥或違規使用,建議民眾採取3種避免接觸方式,首先是選擇有機或通過檢驗食品,其次徹底清洗食材,尤其是水果和蔬菜,最後是避免到施用農藥的農地附近活動。詳全文>>
為響應國家能源轉型政策,推動臺灣綠能與減碳技術研發,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和中油公司,6日於中央大學簽署地熱研究、探勘與開發技術合作備忘錄。中央大學表示,「三中」單位將在地熱永續發展領域進行技術合作,期望為我國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建立基礎。詳全文>>
中央大學為推廣天文與太空科學,讓更多人親近星空、探索宇宙奧秘,與「臺灣太空科學聯盟」合作,13日至19日舉辦為期7天的「2024桃園天文嘉年華」活動於該校展開,期鼓勵更多民眾參與科學教育,共同推動桃園成為天文與太空城市,成為臺灣天文與太空教育的領航者,讓全民共同探索浩瀚宇宙的無限可能。詳全文>>
為完善就學機制,幫助經濟不利學生安心就學,中央大學教學發展中心7月2日於教研大樓舉辦溫馨的「安心就學捐贈感恩儀式」。周景揚校長感謝EMBA校友會黃輝彬理事長號召畢業校友捐款,共募得200多萬元善款。教務處今年首次舉辦小額募款-公益科普活動,讓受惠的同學們能夠學習手心向下,一同回饋社會。詳全文>>
為培育金融科技人才,中央大學與國泰金控啟動「金融科技產學合作計畫」,將以人工智慧( AI)與數據分析、數位架構及雲端服務、綠色金融、保險金融、區塊鏈、金融醫療等議題為核心,開啟包含金融科技研究計畫、實習與就業合作等系列實質合作,一年內培育200位潛力好手,透過產學共創充實金融科技人才庫。詳全文>>
大學先修課程資訊平台今年邁入第6年,共有15所學校共同開設大學基礎必修課程。負責執行的中央大學今(29日)表示,今年新增大一國文及藝術人文領域,提供優質中文寫作及藝術欣賞相關課程,並提高線上課程比例,節省學生的交通往返時間及住宿成本,是準大一生暑假期間自我加值的首選。詳全文>>
小米為台灣各地原住民族的重要主食。在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推動下,台灣研究團隊預計5月底前進北極,將第一批計170種珍貴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挪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維繫小米基因多樣性。中大今(22日)指出,這不僅是台灣科學與外交上的成就,彰顯台灣對全球種子多樣性貢獻,也是國際合作與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詳全文>>
中央大學與恩主公醫院16日於中央大學締約合作,雙方會在教學與研究領域推動下,有效結合雙方資源共享,共創互惠雙贏。此次雙方締約合作,將結合中央大學生醫團隊的研發能量和恩主公醫院的臨床專業,創造學醫綜效雙贏的新里程碑,邁入資訊化、智慧化和精準化,往智慧醫療志業前進。詳全文>>
近期地球面臨20年來最強地球磁暴。中央大學團隊在中壢特高頻雷達站所建置台灣首座「太陽無線電波觀測站」,成功在動態頻譜圖上,捕捉到伴隨這一系列太陽風暴產生的各類型太陽無線電波爆(solar radio burst)訊號,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也讓台灣沒有在這場地球磁暴中缺席。詳全文>>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與衛福部桃園醫院代理院長陳日昌,9日於中央大學簽訂「雙方學術研究合作協議」,雙方將生醫研發與臨床專業跨域結合,在教學與研究基礎之下,有效結合雙方資源,共創互惠雙贏。詳全文>>
「國內留學」正夯!不必出國也能當交換學生。位於桃園市中壢區近郊的中央大學與龜山區的長庚大學打破校際與學門藩籬,7日於中央大學舉行兩校國內交換生簽約儀式,雙方議定每年可選派40名學生參與交換,提供學生跨領域學習,豐富視野及生活體驗的機會。詳全文>>
花蓮7.2強震,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也在第一時間啟動緊急衛星影像接收處理機制。中大今(11日)表示,透過雷達衛星影像分析顯示,震後花蓮沿海有顯著的地表抬升變形,米崙斷層東側沿衛星視角方向最大變形量約30公分,嶺頂斷層東側變形量約15公分。詳全文>>
鑒於0403花蓮芮氏地震7.2級強震造成近25年來最重大傷亡損害,為讓國人更即時掌握地震資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接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震預警系統(TT-SAM),在地震觸發當下,透過卷積神經網路(CNN)擷取地震波特徵,於最初測站後3秒提供各縣市震度,正確率高達九成以上,未來可應用在國家地震警報上,提供各縣市即時地震預警系統,此「黃金時刻」對於高鐵、捷運等重大公共設施提前幾秒預警,進行減速措施,將災害降至最低。詳全文>>
除花蓮7.2強震,嘉義地區近期地震也不少,中大更模擬嘉義可能出現7.3強震。地震專家郭鎧紋表示,翻閱過去歷史地震紀錄,就知道「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不能排除7.3強震狀況,但仍以梅山斷層發生機率較高,因為根據日本學者推測,梅山斷層地震周期約170年,梅山斷層在未來50年發生大地震機率達50%,也不能排除提前可能,民眾要做好準備。詳全文>>
人工智慧(AI)應用越來越廣泛。中央大學團隊開發出以AI深度學習技術為基礎的地震預警系統,利用影像辨識方式做地震預警,實際測試結果正確率達到94%,比傳統地震預警系統可更快速發布地震預警,目前已經投入氣象署的地震預警測試當中,不久未來將協助地震測報中心,提供民眾更快且正確的地震預警。詳全文>>
中央大學24日舉辦校園企業博覽會,邀請160多間企業參展,共釋出12,000多的職缺,還有103間企業提供境外學生求職就業機會,創歷年來新高。校長周景揚表示,今年的主題為「Speed Up 職達列車」,在全國人力吃緊的時代下,希望透過大型企業博覽會,幫助廠商找到「千里馬」,同學們也能找到心目中的「伯樂」。詳全文>>
有鑑於桃園市石門水庫水情相當吃緊,中央大學在新屋區的TaiCOAST臨海工作站,最近透過鑽井調查發現,新屋海岸帶地下水出流現象相當強勁,每年出流量逾1億公噸,相當於半座石門水庫容量;但研究團隊指出,如何汲水開發才不致造成海水入侵與地層下陷,涉及政策、科學與工程等多重挑戰,仍需兼顧出海口生態之平衡,才能造福國家社會。詳全文>>
繼1969年「阿波羅計畫」成功登陸月球後,近幾年世界各國積極展開「重返月球」任務。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記者會宣布,由校內自主研發、台灣首個深太空科學酬載「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重量僅有400公克,已送往日本民間登月公司,預計最快今年第4季發射升空,有助瞭解太空輻射環境及對人類科技產品影響。詳全文>>
國立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與日本廣島大學越智光夫(Mitsuo Ochi)校長22日在中央大學簽署「旗艦版」的學生交流計畫,雙方議定每年選送100名交換生互訪,交換模式包含教師移地教學及學生實體互訪,創下兩校合作交流的最大規模,對於喜愛台日交流的學生而言,是大利多。詳全文>>
國立中央大學以「松」為精神象徵,校園內也種有多棵松樹,甚至在2021正式啟用的大禮堂也以松果作為概念設計。不過,有學生日前在臉書發起「丟松果測時速大賽」,引發熱論,校方強調,請學生勿一時興起丟擲松果,導致測速器與人員受傷。 詳全文>>
由中央大學EMBA校友會主辦的「2023年全國EMBA第一屆鐵馬論劍環島」活動,匯聚全臺13所學校、約200位EMBA菁英選手參與,11月25日從中央大學熱血出發,展開九天八夜的單車環臺壯舉。參加者預計每天挑戰騎乘100公里以上的進度,共同完成環臺的單車壯遊,不僅是一場體能的挑戰,更是一次心靈對話和意志力的磨練。詳全文>>
中央大學21日舉行「黃春明先生名譽博士頒授典禮」,表彰其對臺灣文壇及社會的重要貢獻。黃春明先生始終積極傳承臺灣文化經驗,用影像紀錄臺灣鄉土、推動新電影創辦雜誌且長期在家鄉推廣閱讀活動。黃春明先生文學成就斐然,無私奉獻社會中央大特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詳全文>>
台灣有許多所大學都以「美麗的景色」著稱,成為大家出遊時,會特地前往的特色景點,就有網友指出,位於桃園中壢區的中央大學到處綠草如蔭,又有美麗宏偉的圖書館,有不少偶像劇都在中央大學拍攝,中央大學可以說是國內最美學校之一,貼文掀起討論。 詳全文>>
中央大學與鴻海科技集團共同研製的台灣首顆寬頻通訊立方衛星「珍珠號」(PEARL),預計在台灣時間下周日(12日)凌晨2點49分,在美國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搭乘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升空,前往距地表520公里高的太陽同步軌道,執行為期一年的寬頻通訊實驗與太空環境探測,將有助於台灣在新世代衛星通訊發展。詳全文>>
為促進生醫科學與太空技術之合作,中央大學新成立「太空生醫地面測試實驗室」,6日邀請10家企業進行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儀式,期結合企業界,攜手打造符合國際太空站標準的測試實驗室,以模擬太空環境下的生物醫學實驗,探索太空生醫科學的未來!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