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8日公佈「108年臺灣醫療報導獎」得獎名單,《ETtoday新聞雲》醫藥記者嚴云岑以「我們與思覺失調的距離」及「偏鄉送愛20年」專題分別獲得新媒體類優勝及佳作獎,將於11月9日頒獎。詳全文>>
2018年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造成18死、170人輕重傷悲劇,但對於阿里山居民而言,2003年的小火車翻覆事件,卻成為這座觀光名勝留下難以抹滅的傷。嘉義聖馬爾定醫院主治醫師侯聰明,當日正好在香林衛生室值班,被問及當時搶救情形,他嘆了口氣表示,「真的很悲慘」。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父母帶小孩衝進衛生室苦苦哀求,「救救我的孩子」,但他轉頭一看,卻發現小孩早已沒了腦袋。詳全文>>
早在健保IDS計畫推展到阿里山前,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已搶先進駐,1998年於阿里山公路95公里處成立的「樂野醫療站」,是全台最早提供24小時緊急醫療服務的醫院。嘉義聖光診所家醫科醫師鍾永鋒,為醫療站首位駐診醫師,雖已離開17年,他講起看診趣事,依然記憶猶新,在駐診的4年間,他不只醫人,還曾幫鳥治好拉肚子,就連原住民的獵犬受傷了,也會帶來醫療站尋求協助。詳全文>>
阿里山佔地427平方公里,為台北市1.5倍大,卻只有5584人居住,其中鄒族就佔了3200多人。幅員廣大加上村落分散,健保IDS計畫深耕多年,還是只停留在據點式佈建,真正串起原鄉醫療的,仍仰賴當地衛生所與9座衛生室。在這之中,又以衛生室護士最為關鍵,與居民住在同一村落的她們,堪稱醫師的「糾察隊長」,哪戶人家沒打疫苗、誰忘了領慢箋,都在她們的掌握之中。詳全文>>
阿里山醫療除了靠IDS給付,衛生所醫師也功不可沒。今年47歲的溫明富有著「阿里山王子」美譽,在衛生所服務14年的他,12村里有9個村都在其的管轄範圍。溫明富笑道,每天最辛苦的事莫過於開車,「每天上班8小時,我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開車」,更自嘲老了以後會得關節炎,「因為煞車踩太兇」。詳全文>>
阿里山的姑娘重返阿里山,帶來的不只醫療,還有愛。安欣瑜觀察,阿里山最需解決長照與早療問題,而現在的「阿里山模式」,都是聘山上的人,照顧山上的人,如果訓練不足,很容易就出包。她所在的醫療群組裡,曾有社工師回報老人家把軟便塞劑吞下肚;還有一名模板工人,血壓飆到190卻未定期服藥,年僅29歲就過世。詳全文>>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安欣瑜來自阿里山,在外闖蕩20年,原本已於花蓮慈濟醫院簽約,卻在八八風災時,因一通電話重返阿里山。好山好水沒有保住父親的命,她卻決定留下來,將根紮進曾經熟悉的家園。家醫科的工作繁瑣,從駐診到巡診她都包了,近年來更關心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年了。」她感慨道,但只要青山常在,她也樂於繼續守護。詳全文>>
國際扶輪社捐贈醫療巡迴車給長期服務阿里山居民的聖馬爾定醫院,讓2025年C肝完治計畫得以推展。健保署南區業務組組長林純美今(8)日感謝扶輪社善行,但也開玩笑表示,「我們也需要一台眼科巡迴車」,因為偏鄉長輩多有眼疾問題,卻礙於就醫不易,無法得到適切治療。她承諾,如果真的募到眼科巡迴車,健保署會負責找醫師來看診,也考慮提高點數給付。詳全文>>
阿里山鄉佔地428平方公里,雖僅為台北市1.5倍大,卻礙於山區地勢就醫不易。為了讓阿里山5584居民有完善醫療,健保署自民國87年起委託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成立全台第一提供24小時服務的「樂野醫療站」,隨後嘉義基督教醫院、奇美醫院等,也陸續加入健保山地離島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截至107年底,總計服務超過70萬人次,每月提供333診次醫療照顧。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