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波蘭語: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法語:Marie Curie)或居禮夫人(Madame Curie),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另一位為鮑林,獲得化學獎及和平獎)及唯一的女性,是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1995年,她與丈夫皮耶·居禮一起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瑪麗·居禮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alomea Skłodowska),生於當時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波蘭會議王國的華沙,即現在波蘭的首都。她在華沙地下飛行大學讀書,並開始接受真正的科學訓練。她在華沙生活至24歲,1891年追隨姊姊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她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在畢業後留在巴黎從事科學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耶·居禮及亨利·貝可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波蘭裔女科學家居禮夫人(瑪麗亞•居禮,Marie Curie)是人類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諾貝爾獎官方近日在推特上分享瑪麗亞•居禮在1899年至1902年所使用的筆記本,指出這本筆記本至今仍有放射性,並且還要1500年才能消除。詳全文>>
傳記電影《居禮夫人:放射永恆》(Radioactive)除了《控制》女主角裴淳華(音譯名: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主演以外,因《分裂》在全球擁有超高人氣的「精靈系女神」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在片中亦有精彩演出。詳全文>>
《居禮夫人:放射永恆》(Radioactive)改編居禮夫人傳奇人生的傳記電影,並由在《控制》飾演「神奇愛咪」而聲名大噪的奧斯卡影后提名女星裴淳華(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詮釋,前一陣子在英國首映受到不錯的迴響。 詳全文>>
全台首發!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科普音樂劇,邀請美國「Matheatre」雙人表演劇團跨海來台演出,不同於以往的科學音樂劇,以原創劇本與音樂,融合化學科普知識與專業的舞台藝術,演活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a Skłodowska-Curie)及丈夫精彩的一生。詳全文>>
教育部12年國教課綱審議委員會日前討論自然領域課程綱要,為尊重性別平等,決議通過「居禮夫人」(Madame Curie)譯名改用全名,引起軒然大波。另一樁「性別」爭議,是「穿裙子的男孩」繪本事件。以上兩件事,給台灣上了兩堂性平教育課……詳全文>>
新課綱的「居禮夫人」引發討論,國教院19日透過「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列出30多個具有「夫人」的譯名,包括「居禮夫人」、「蝴蝶夫人」和「昂戈夫人」等30多個夫人稱謂,近期將召開「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譯會」來決定是否改名,估計2個月將做出決議並對外公布。詳全文>>
知名網路插畫家在臉書上擁有百萬粉絲,過去曾陷抄襲和盜圖風波,18日又因為一張有關居禮夫人的圖,讓網友覺得他根本不懂得尊重女性。人2的粉絲專頁19日貼出一張道歉圖,表示自己「用詞不當」,但這道歉的說詞卻讓網友更怒,酸他一點平權的sense都沒有。詳全文>>
女性科學家居禮夫人,該不該「正名」,爭議持續延燒。國民黨前發言人鍾沛君16日在臉書酸說,「下一代的教育交民進黨把關,還要忍受多少意識型態作祟衍生的腦殘點子?」文章底下有人留言諷,「吳太太說的真好」,鍾沛君卻回,你未來的女友變成你老婆之後,你應該也不希望她被叫陳太太吧,讓網友傻眼直呼根本是「自打臉」,引起不少人到臉書「朝聖」。詳全文>>
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要求教科書中寫到女性科學家時要用本名,而非附庸於丈夫之下,未來居禮夫人姓名有可能改為「Marie Curie」或是以全名呈現,引發各界討論。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批評,女人不該冠夫姓的觀點雖沒錯,但女人想冠夫姓或已冠夫姓不想刪除的權利,政治人物有權剝奪嗎?詳全文>>
教育部16日召開課程審議會審議大會時,審議委員通過「居禮夫人」應改稱「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不用冠夫姓。國教院表示,新課綱外國女性科學家姓名的翻譯問題,將參考國際慣用及各界意見,也將請「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譯會」召開會議討論。詳全文>>
課綱評委一句評論又引起軒然大波,頓時居禮夫人該怎麼稱呼變成一場聖戰,雙方都無限上綱,反對與護航的理由都已經上達天際。為何會有「居禮夫人」的譯名,這其實的確是個女權奮鬥的故事,但跟所爭論的想像可能是完全相反……詳全文>>
針對女性科學家居禮夫人「正名」的議題,教育部課審會中,有委員提議將居禮夫人姓名改為「Marie Curie」或是以全名呈現,而不再如過往「冠夫姓」不過,此一議題引起正反論戰。而波蘭台北辦事處18日表示,贊同課綱委員的作法,讓大家清楚認知居禮夫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詳全文>>
這幾天,最夯的話題之一,大概就是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自然科學領綱,強調「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要呈現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居禮夫人」要不要用本名這件事吵翻天,首先,名字有很難記嗎?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伯羅奔尼薩戰爭之類的都記得起來了,這個怎麼記不起來?詳全文>>
教育部審議12年國教課綱,國中小暨普高自然領綱草案通過,其中自然領綱規定,未來呈現發展史時,必須涵蓋不同族群和性別平等概念。例如居禮夫人等女性科學家能回到她本身家族的姓氏,不是以冠夫姓的稱謂方式出現在教科書上,此舉引起各界爭議。詳全文>>
教育部課審大會16日通過自然科學領綱,未來在女性科學家上採用本名,好比「居禮夫人」就不需冠夫姓,僅以「Marie Curie」稱呼,近來引起正反論戰。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17日表示,站在平等相互尊重,並跟國際同步,若課審會有考量,不失為正確方向。 詳全文>>
教育部課審大會,16日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談到,未來教科書上寫到女性科學家,採用本名,不用丈夫的姓,舉例來說「居禮夫人」不用冠夫姓,這引起不少討論,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游梓翔就在臉書上po文談到此事,他的看法是「人家居禮家都不在意的事,那還需要課審委員操心呢?」詳全文>>
教育部課審大會,今(16)日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其中,針對學習內容特別提出「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以及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也就是教科書寫到女性科學家時要用本名,不能用丈夫的姓,如以後教科書就看不到「居禮夫人」,教育部長葉俊榮說,這反映出新課綱與時俱進。詳全文>>
BBC《歷史雜誌》(History magazine)日前請讀者票選出「改變世界的百大女性」名單。結果在波蘭出生、放射性研究先驅者、同時也是諾貝爾獎首位女得獎人的科學家居禮夫人(Marie Curie),名列榜首。居禮夫人更是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史上第一人。她在1903年獲得物理奬、1911年再獲頒化學獎。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