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原本就有關節疼痛問題,一直以來只靠自行服止痛藥抑制,連假期間頻繁與朋友聚會烤肉,關節疼痛加劇,後來在太太苦勸之下,終於到院就診,檢查才發現尿酸大超標。醫師提醒,高尿酸血症除了會造成關節通外,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衰竭等疾病,甚至會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不可不慎。詳全文>>
「我昨天突然胸痛,是不是心臟病?」小鬼黃鴻升36歲猝逝,引發年輕族群對心臟問題重視。國內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年輕人常見的心臟疾病主要有心律不整、瓣膜脫垂等,但容易造成猝死的疾病,則為馬凡氏症與心肌肥厚症與肺動脈栓塞,前兩項都是遺傳性疾病,但後者很多人都到發病前一刻都不自知。詳全文>>
小鬼黃鴻升36歲猝逝,解剖發現與心臟有關,經紀人更透露為主動脈剝離致命。國內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解說疾病進程以及黃金搶救時間。他表示,主動脈剝離雖多與高血壓有關,但並非絕對因子,他曾遇一名20多歲的年輕女性,打完噴嚏胸背劇痛,就醫驚見主動脈破裂,所幸透過緊急手術撿回一命。 詳全文>>
王太太天生無陰道、無月經,因子宮萎縮發育不全,也就是俗稱的「石女」,結婚5年無法享受魚水之歡,日前鼓起勇氣到婦產科接受陰道重建手術。醫師表示,先天性陰道發育不全的形式繁多,手術時間也因複雜程度不同,從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但最快術後3個月內就能重拾「性」福。詳全文>>
夏天別顧著喝飲料!一名9歲孩童日前因血尿、腹痛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輸尿管結石,幾天後另一名11歲的孩童也因類似症狀被父母帶往就醫,也是同樣症狀。醫師提醒,孩童代謝雖然較成人快,但若大量攝糖、高油鹽食物,還是可能有結石發生,呼籲父母多注意。 詳全文>>
50多歲的阿芳(化名)一進冷氣房就噴嚏不斷,看似平常的過敏反應,對於有應力性尿失禁的她們而言,卻是煩惱不堪,因為每次一打噴嚏,都會漏尿弄溼褲子,外出運動更成奢望。詳全文>>
台北市北投區振興醫院第一大樓22日深夜發生火警,院內發生狀況,立刻透過廣播疏散民眾,警消也馬上到場支援,不過,警消到場時,院方已經將火撲滅,詳情仍待進一步釐清。詳全文>>
糖尿病患常見周邊神經病變,若未及時察覺,恐造成嚴重後果。一名60多歲的農婦,下雨天穿拖鞋到市場買菜,踩到髒水也不以為意,殊不知腳上有小傷口,細菌入侵感染擴大,最後因為周邊神經病變嚴重,落得截肢命運。衛教師提醒,若下肢出現4症狀,如摸不到脈搏、洗澡經常燙到,就要回診間進行進一步追蹤。詳全文>>
華碩(2357)旗下AI研發中心AICS 今(17)日宣布,攜手振興醫院簽署「策略夥伴合作意向書」,將推動「振興醫療智能平台」,期能結合長期累積的醫師智慧,以及華碩AICS 多項人工智慧演算與模型,並共同開發AI新冠肺炎警示系統,建立早期發現疑似病例的自動示警機制。 詳全文>>
糖尿病患者需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但有時針一戳進皮膚,尖銳的疼痛可能會讓人按不下手。振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靜莉解釋疼痛原因,並教導注射小技巧,可以先輕拍要施打的部位,找出拍起來比較不痛的地方,並且以直線下壓的方式快戳快拔,切忌慢慢推藥劑,因為若不慎戳到神經,可能會痛到受不了。詳全文>>
新冠肺炎延燒至4月餘,患者解隔離速度也越來越快,但仍有病人無法順利取得「三採陰」的出院門票。振興醫院收治的第一名病患,住院至4月中旬已40多天,儘管症狀已緩解多日,每次採檢依然是「陰陰陽」,有一天護理人員送早餐時,看到病患悶悶不樂,詢問原委,對方才哀怨表示,「今天我生日」。詳全文>>
振興醫院負壓隔離病房護理長楊淑如,是2003年抗SARS戰士,當年的小護士,時隔17年,已能一肩扛起護理團隊調度重責。她回憶起2月底在家中接獲同仁通知,醫院收治了首例確診病患那天,有著母親抗煞印象的兒子十分坦然,給了一個安心的眼神,隨後更窩心表示,「我什麼都不會說的」。詳全文>>
台北市振興醫院是目前少數可承接新冠肺炎(COVID-19)治療的醫院之一,然而護理人員進入隔離病房為病患測量體溫、血壓等數據時,除了要近距離接觸擔心感染風險,無法攜帶紙筆情況下也只能靠記憶力,加上每次穿脫隔離衣需要45分鐘,承受不小身心壓力。如今振興透過「遠端監控」科技,只要30秒就能完成給藥治療,減少醫護人員進出病房次數,期望推廣給同業,每日可至少減少隔離衣2000套、一個月減少6萬5千套,對於長期防疫來說,能降低物資消耗、儲備更多能量。詳全文>>
「國標女王」劉真2月初因為心臟問題開刀,過程中卻突發心跳停止,雖被搶救回來,但目前仍在等待心臟移植,而振興醫院院長、心臟權威魏崢透露,以劉真的情況來看屬於1A高危險等級。詳全文>>
媽媽經常抱怨全身都在痛,千萬別以為只是單純筋骨出問題,可能被疼痛界千面殺手「纖維肌痛症」上身。振興醫院運動復健科主任陳建成表示,纖維肌痛症簡稱FMS,常見於中年婦女,主訴為全身都在痛、容易疲倦,呼籲民眾若發現家中長輩「喊痛」超過3個月,就要盡快到醫院評估。詳全文>>
周邊動脈疾病好發於下肢,因身體有多處血管栓塞,發生心肌梗塞風險是一般人2至3倍,缺血性腦中風風險則比一般人高4倍,約2成患者1年內會因中風或心肌梗塞住院甚至喪命。醫師表示,要揪出周邊動脈疾病,最好的方法為「幫腳量血壓」,以上臂血壓做分母,當指數小於0.9,就代表有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現象。詳全文>>
過年圍爐不僅暖身也暖心,但享受火鍋的同時,也要注意熱量爆表。營養師提醒,無論是在家煮火鍋,或者到吃到飽餐廳圍爐,在食材挑選上都要特別注意,不要以為點了清燉湯底,主菜種類就可以不必控制,像是牛五花、豬五花等肉品,吃多了還是會增加身體負擔。詳全文>>
小謝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步入禮堂,8天7夜的蜜月旅行,他都讓老婆靠在自認強壯的手臂上睡覺,最後一天右手臂竟酸麻脹痛到舉不起來,連拉行李都無法,回台母親要他幫忙打掃除,也以手痛婉拒,讓母親不悅,斥責他「娶了媳婦忘了娘」。左右為難的小謝,無奈上醫院求診,這才知道是「蜜月手」惹禍。詳全文>>
年關將近,各醫院年終獎金也紛紛出爐,長庚醫院今年比照前2年,發出6個月年終獎金,並加發1.5萬元現金紅包,總金額上看47.9億元。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副總執行長蘇輝成表示,這是因為院內同仁在過去一年表現非常好,在醫療品質上也多次獲獎,「同仁這麼努力,發獎金是應該的。」詳全文>>
正子斷層掃描儀(PET/CT)是診斷癌症的最佳利器,振興醫院今(13)日啟用國內首部擁有數位型影像收集系統、最長的5環偵測頭的PET/CT,全身掃描只要5分鐘就能揪出癌症,檢查時間大幅縮2/3,正子同位素劑量也只要傳統PET檢查的一半。詳全文>>
一名70多歲的阿公,日前因臉歪嘴斜,被家人帶往急診就醫,經診斷為小中風,只需服藥觀察,但上週天氣轉涼,他睡醒一坐起來,右手右腳突然使不上力,講話也出現大舌頭,家人發現異常,緊急送往急診,沒想到就他做電腦斷層檢查時,奇蹟出現了。詳全文>>
台北市一名曾姓男子2017年認為振興醫院急診醫師看診不當,怒而衝入急診室內,要求對方給一個解釋並且道歉,還恐嚇對方「先包1個紅包」。士林地方法院審理後,判他有期徒刑2月,得易科罰金6萬元。詳全文>>
72歲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幫總統蔡英文造勢時,被發現「臉歪」,經核磁共振等精密檢查,確診為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感染,致使顏面神經暫時麻痺。醫師表示,輕度顏面神經麻痺約2至3周會好,但若侵犯到神經索,則要較長恢復期,而在慢性期接受治療需要時間,病人一定要有耐心。詳全文>>
開心吃火鍋竟差點丟了命!11月17日晚間,一家6口被同時送到急診,其中4歲的小朋友,除了頭暈、頭痛、噁心等症狀外,還出現眼睛上吊,原本以為是熱痙攣,抽血檢查才發現是一氧化碳中毒。醫師提醒,一氧化碳是常見中毒氣體,初期症狀包括頭痛、虛弱與輕微的頭昏眼花,嚴重甚至會致命,民眾外出用餐出現上述症狀,應有所警覺。詳全文>>
少年得「痣」需警覺,但有時大便流血,不見得是痔瘡作怪。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黃啟栓表示,近年來因應辦公室電腦化,以及網際網路流行,使得「久坐」成為一般上班族及青少年生活常態,除了造成腰酸背痛外,還容易造成「肛裂」,與痔瘡最大的差別,就是排完便後,痛感仍會持續數分鐘以上。 詳全文>>
一名30多歲男性,平時喜歡熬夜打電動,長期久坐排便不規律,幾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流血、肛門疼痛如刀割,解便後肛門口仍有灼熱感,需等10至20分鐘痛感才消失,因遲遲未改善就醫檢查,確診為「肛裂」。醫師表示,近年來年輕患者有增多趨勢,可能與久坐、生活習慣不佳有關。詳全文>>
生完小孩想要避孕,又不想再提槍上陣前找保險套,結紮成了男性另一種選擇。但有部分男性卻擔心,結紮後影響荷爾蒙與雄風,遲遲不敢行動。對此,泌尿科醫師掛保證表示,「安啦!」因為結紮後男性荷爾蒙製造與運送並不受影響,自然也不會影響到性功能、性慾,加上沒有「鬧出人命」顧忌,反而可以更放心享受性生活。詳全文>>
口腔細菌高達300多種,國內外研究已顯示,口腔健康狀況不佳者,罹患心肌梗塞與中風機率遠高出一般人。心臟科醫師表示,牙齦發炎或者牙周病患者,在刷牙或洗牙時,細菌會順著傷口沿著血液跑進心臟,進而附著在瓣膜上,尤以2類族群風險最高。詳全文>>
天氣轉涼,又到了泡溫泉的季節,近年來休閒意識已蔚為風潮,從室內湯屋到露天風呂、藥浴等款式倍出,甚至有業者標榜泡了能減肥塑身。溫泉真的這麼神奇嗎?醫師表示,如果沒有正確泡湯觀念,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尤其是「7大禁忌族群」還是別輕易嘗試。詳全文>>
一名60多歲男性,平時身體硬朗,但近日卻越來越虛弱,且出現喘、胸悶、心絞痛等症狀,被家人送到急診,醫師原本懷疑是主動脈剝離,但電腦斷層未發現異常,倒是心肌梗塞指標飆高,緊急會診心臟科,結果發現是主動脈瓣膜遭細菌侵犯,造成急性主動脈閉鎖不全,而回溯病史,竟發現細菌是從「牙齒」來的。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