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英文:Prostate cancer)是出自攝護腺的惡性腫瘤。大多數攝護腺癌生長速度較為緩慢,但仍有些生長相對快速。癌細胞可轉移到骨頭和淋巴結等部位。攝護腺癌早期可能沒有症狀,晚期可導致排尿困難、尿血、背痛、骨盆疼痛等症狀。攝護腺肥大也會導致類似的症狀。晚期症狀還包括因紅細胞數量低導致的疲倦。
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包含高齡、家族病史、種族等。約99%的病例中患者年齡超過50歲。父、母、手足等親屬患有本病時,發病風險較常人高出2至3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顯示美國非裔攝護腺癌發病率最高,歐裔其次,亞裔族群攝護腺癌發病率最低。其他風險因子包含飲食中包含大量乳肉製品(紅肉、加工肉品、乳製品)或缺乏某些蔬菜。攝護腺癌可由活體組織切片確診。醫學影像技術可檢測癌細胞是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作家H今天出席全球大健康產業論壇,他說現在是性方面不是很方便,但這方面不行,還是可以交女友(陳珮甄),也持續積極找治療的方法,有在吃標靶藥。雖然藥物影響到他部分功能,但他仍活得自在,過正常生活。詳全文>>
作家H今(1日)參加全球大健康產業論壇,之前透露罹患攝護腺癌3期的他,頭戴毛帽、輕裝出席活動。他談到手術後沒辦法勃起,但過去也用得太多了,也有漏尿等等問題,但手術後有護士讓他很感動!詳全文>>
中老年男性普遍會遇到的攝護腺肥大問題,但其實是有徵兆可警覺!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易引起儲尿及排尿2大類問題,可透過「7種尿異常狀況」多加留意,包括「頻尿(1天超過8次)、急尿、夜尿(1晚上超過2次)、小便無力、小便中斷、小便需用力和尿不乾淨」。詳全文>>
一名70多歲導遊平日排尿無異常,但卻在4年前體檢發現PAS指數異常高,前往泌尿科就醫檢查時,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前期症狀難辨別,就算出現排尿困難仍警戒心不夠,臨床統計近6成病友確診都已晚期,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半年都要定期到泌尿科做檢查。詳全文>>
根據111年國人死因排行,男性死亡率均高於女性,其中「癌症、心臟疾病和高血壓疾病」的死亡率都有增長現象。醫師指出,這些疾病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以男性來說,建議要多留意「大腸癌、肺癌和攝護腺癌」等3大男性健康焦點。 詳全文>>
過去許多研究都發現,肥胖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很高,不過,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流行學院流行病學系,最新以冰島1832位平均年齡67歲男性所做的研究發現,比起體脂肪或BMI指數,體內脂肪堆積在大腿和內臟這兩個部位,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將更顯著,研究刊登在《癌症期刊》。詳全文>>
根據衛福部公布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癌症持續蟬聯41年冠軍,去年奪走5萬多條寶貴生命,其中「攝護腺癌、胰臟癌和卵巢癌」的死亡率有成長趨勢。醫師指出,這3種癌症的共同特徵就是發展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若無定期健康檢查習慣,當發現時多半已是晚期,已錯失治療先機。詳全文>>
衛福部日前公布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蟬聯首位,而男性特有攝護腺癌在近幾年的死亡人數上升卻容易被忽略,不可不慎。74歲蔡先生身體狀況良好,平時也沒有任何症狀,透過定期檢查發現攝護腺癌,為避免後遺症與復發,決定以達文西手術切除病灶。手術過程出血少、傷口小,因此復原極快,一週後蔡先生出院,癌症指數也恢復到正常值。詳全文>>
一位63歲病人三年前被診斷出攝護腺癌時已是第4A期,不但有淋巴轉移,腫瘤也侵犯到膀胱,經採用賀爾蒙療法(雄性素剝奪治療,ADT)五個月腫瘤變小後,以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淋巴結廓清術與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再追加放射線治療與賀爾蒙療法,病人在接受三線治療下,至今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SA)仍歸零,低於最低偵測值。 詳全文>>
「打手槍」是男生從小到大發洩性衝動與慾望的過程,但坊間不斷流傳DIY會害不舉、陽痿,甚至腎虧、禿頭、長不高。泌尿科醫師莊豐賓指出,男生射精能感到快樂,哈佛研究更指出,每個月射精21次者,比只射4~7次的人,罹患攝護腺機率降低31%。每天自慰1~2次都屬正常範圍,一旦過度或過激就可能引發GG受傷。詳全文>>
85歲作家李家同今(11)日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罹患攝護腺癌,不過他強調,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需後續詳細檢查才能確認,目前無任何不舒服的地方,甚至還在打網球。泌尿科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初期幾乎沒症狀,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細小或無力等和攝護腺肥大類似症狀,一旦有這6徵兆就得小心了。詳全文>>
攝護腺癌是發生在中高齡男性身上的特有癌別,但早期症狀不明顯,台灣的患者往往發現時已是晚期!然而,隨著醫療進步,攝護腺癌的檢測和治療也越來越精準,穩定治療是面對攝護腺癌的關鍵。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婦幼泌尿科主任林子平分享荷爾蒙治療中,有「快長強」效果的長效針劑,可以讓治療更便利!詳全文>>
近年來攝護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估計每年有七千多位男性罹癌,換算大約每2700位男性就有1人罹患攝護腺癌。台中一名企業家、54歲黃姓男子去年10月到嘉義東石準備大嗑海鮮,未料到東石後菜才上桌就腹痛難耐,疼痛程度只比生小孩痛還低一點而已,只好把滿桌子的菜打包後打道回府。返家後前往醫院求診發現是結石導致,還意外發現罹患攝護腺癌2期。詳全文>>
大腸癌在國人死因中居高不下,醫師表示,大腸癌與雖與飲食呈現正相關,但「遺傳基因」更是一大風險因子。今年因大腸癌過世的藝人余苑綺,不菸不酒、飲食習慣正常,癌症仍找上她,很大部分就是基因關係。詳全文>>
知名作家H(陳鴻儀)罹患攝護腺癌三期,日前透露「不趕緊治療搞不好只剩兩三年」,近日除了上節目分享治療過程,也常在社群網站分享生活近況,昨(23日)坦言原本打算術後休息到10月,但自己實在待不住,近日已經復工,雖然提到「我這幾天都是穿著尿布去上節目」,但他強調自身漏尿狀況並不嚴重。詳全文>>
每天上班必備一杯咖啡提神嗎?適量咖啡除了降低死亡率、輔助代謝與幫助心臟運作外,泌尿科醫師表示,有研究指出,還能降低攝護腺癌的風險。另外,還有3類食物的攝取也可減少癌症罹患率,包括低脂、蔬果和綠茶,能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生長,預防癌症。詳全文>>
知名兩性作家H(陳鴻儀)稍早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罹患攝護腺癌三期,「不趕緊治療搞不好只剩兩三年」,但對於確診攝護腺癌他個人也相當震驚,並說是看診時,醫師告知「某個被稱為PSA的指數過高」最後確定為癌症。泌尿科醫師則說,其實攝護腺癌初期幾乎無症狀,直到出現血尿或血精時,通常是腫瘤已經大到壓迫尿道或儲精囊,但可能也已是末期。詳全文>>
知名作家H(陳鴻儀)爆罹患攝護腺癌三期,「不趕緊治療搞不好只剩兩三年」,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他感到很震驚也很不解,因為身體至今無不適,但剩下時間可能不長。泌尿科醫師指出,這男性特有癌症好發於60~70歲,且在台灣有30%以上患者確診時都已晚期且有轉移。而日常生活中,有「8種人是高風險」,其中家族遺傳、較少射精都要小心。詳全文>>
知名兩性作家H(陳鴻儀)稍早在臉書上發文,罹患攝護腺癌三期,「不趕緊治療搞不好只剩兩三年」,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他感到很震驚又不解,「身體至今也沒有覺得哪個地方有不舒服,就這樣被宣判罹癌」,不過他仍樂觀面對,「我會繼續瀟灑地,用自我流的方式,繼續活下去的」。詳全文>>
高雄市一名年輕人前往泌尿科診所看診相當焦慮,表示近期「自慰」後,覺得解尿困難,非常擔心會不會因此攝護腺肥大,這讓國內知名泌尿科女醫師張美玉一頭霧水,強調「自慰是非常健康,而且非常安全的釋放」,除非是「病態式」,就是類似強迫症一天要自慰6到7次,沒有自慰情緒就會失控,才建議就診。詳全文>>
「攝護腺」可說是男性下半身的「生命線」,攝護腺除了攸關床上的「雄風」展現,更與排尿、製造精液等功能息息相關。隨著年紀漸增,男性在50歲後會面臨各種攝護腺問題,不僅影響性功能,也可能出現攝護腺癌,造成排尿不順、頻尿、尿不乾淨等等症狀。詳全文>>
69歲陳先生,因為夜間頻尿,還有血精、頻尿、尿流速緩慢、尿柱細小等解尿困難症狀,長期服用攝護腺肥大的藥物後症狀仍未改善,經嘉義長庚泌尿科林威宇醫師透過肛門指診、攝護腺指數(PSA)檢驗、肛門攝護腺超音波等進行檢查,最後診斷為攝護腺癌第二期。泌尿腫瘤團隊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後選擇攝護腺癌根除手術,並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義大利新式的攝護腺癌根除手術(RetziusSparing RARP)。手術後約7天移除尿管,目前持續追蹤癌症均未再復發,回歸正常生活。詳全文>>
日本知名編劇兼導演三谷幸喜最近公開自己罹患攝護腺癌的病情。他過去常帶著電影作品訪台,每次現身都像開粉絲見面會,人氣完全不輸明星,2018年也帶著自己的舞台劇來台灣公演,票房秒殺。詳全文>>
71歲林姓阿北,兩年多前因為肌肉骨頭疼痛以為是年輕時的運動傷害舊傷復發,到東港安泰醫院復健科就診,進行復健動作時因骨頭疼痛,復健科醫師請他做全身檢查,診斷出攝護腺癌且已轉移到骨頭,讓他及家人都無法接受,全身疼痛難忍,無法獨立行走,經醫師申請鐳-223」同位素治療給付核可治療,症狀明顯改善,目前已可用助行器行走,他很感動醫師能讓他堅持下來。詳全文>>
50多歲的趙先生因為解尿不順至泌尿科就診,原本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的症狀,沒想到抽血檢查後,竟顯示攝護腺PSA指數高達1000 ng/ml!陳冠亨醫師指出:「攝護腺PSA指數一般會小於4 ng/ml,超過1000 ng/ml是相當異常的狀況。因此,當下馬上為他安排檢查,爾後確診攝護腺癌,甚至已有多處骨轉移!患者才發現原來日常的腰痠背痛、肩膀痠痛,並非工作導致,全都是攝護腺癌作祟!」詳全文>>
北市議員潘懷宗與辦公室主任陳玉臺因詐領助理費333萬餘元被依違反貪汙治罪起訴,士林地院首次開庭,法官問因限制出境、出海期限將屆是否有意見,潘以及辯護人均沒意見,開庭快結尾時,潘懷宗卻自曝罹患攝護腺癌三期近四期,目前接受荷爾蒙療法,也就是化學去勢,同時堅強向法官表示只要能站起來,都會全力配合到庭。詳全文>>
上廁所滴滴答答、性功能障礙、下體傳來劇烈疼痛,以上症狀皆是大齡男性的夢魘——攝護腺癌所產生的病徵。然而許多男性在發現症狀後,因為「不好意思」的心理因素拒絕就醫,反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究竟罹患攝護腺癌該如何治療,平時又該怎麼保養攝護腺呢?詳全文>>
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攀升,每年有超過5000名新增病例,中研院院士龔行健帶領由臺北醫學大學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可透過精胺酸調控粒線體蛋白質表現「餓死」癌細胞,以達治療目的,研究論文已於今年4月23日刊登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詳全文>>
攝護腺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排名第6位,以及台灣男性癌症第3位,隨著年紀增長,罹癌機率也會快速攀升,有8成機率會出現骨轉移,且有9成5以上機率會復發,存活率不到2年。國衛院領先全球,找到可有效阻絕攝護腺癌骨轉移的重要基因ROR2,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