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觀測,輕度玉兔颱風已經在2日上午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接下來會逐漸消散,深夜以後水氣逐漸減少,降雨也將趨緩;而東北季風也於3日減弱,氣象局表示,明(3)日白天天氣回暖,北部高溫可以來到27度,比今天要增加5度,各地大多多雲到晴,陽光也有機會露臉,預估一直到週二都會維持類似的穩定好天氣。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輕颱玉兔加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2日白天降雨仍多,北部、東半部地區有出現大雨、豪雨的可能,特別宜蘭和北部地區雨勢明顯且降雨時間長。玉兔颱風目前環境不利發展、持續減弱,預期最快下午有機會轉為熱帶性低壓,雨勢也有機會於晚間逐漸趨緩,3日東北季風也減弱,天氣恢復穩定,高溫可以回溫達5度。 詳全文>>
11月可能還有颱風生成!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前主任吳德榮表示, 玉兔颱風有兩項威脅,東北部發生「劇烈降水」的機率為最高。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今天(1日)和周五(2日)全台有雨,不排除雨勢更大些;未來7到10天相對穩定,較無颱風生成機會,但後續還是可能有颱風發展。截至上午11時半,蘭嶼今累積雨量破200毫米,來到206.5毫米,蘭嶼也停班停課一天。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31日下午發布豪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31日宜蘭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日累積雨量截至下午4點20分為止,前10名都在宜蘭,第1名是宜蘭蘇澳的永樂國小,達到196.5毫米。詳全文>>
雨勢加大!中央氣象局將宜蘭縣的大雨特報升級成豪雨特報,另外,新北市、基隆市和台東縣則發布大雨特報。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賴忠瑋說,乍看之下,玉兔颱風朝台灣而來,但可能在有機會直接影響台灣之前,就已經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或甚至是消散;不過,要注意共伴效應將為北部和東部帶來局部較大的雨勢。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前主任吳德榮表示,玉兔颱風有兩大威脅,第一,未來3天其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在迎風面產生的明顯降雨;第二,東北季風與颱風環流,形成的氣壓梯度,在台灣附近海域刮起的強勁東北風,平均風力可達7至9級,陣風更達10至11級,風力比弱的颱風中心還強。詳全文>>
中度颱風玉兔開始北轉了,北部大雨特報!中央氣象局對新北市、基隆市和宜蘭縣發布大雨特報,氣象局預報員官欣平表示,今天(30日)開始到周五(11月2日)前,北部、東半部可能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天氣風險公司製作一張圖表,讓民眾了解玉兔對各地的影響。詳全文>>
玉兔颱風今(30日)天下午離開菲律賓陸地後,持續朝西北西的方向前進,外圍環流對台灣的影響越晚越明顯,加上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東北部或東半部可能有明顯降雨。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分享各國預測路徑,也分析了關於玉兔的兩件事。詳全文>>
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外圍環流對台灣的影響愈晚愈明顯,目前宜蘭和花蓮開始出現降雨,入夜之後,北部和台東也會轉為有雨的天氣,北部、東半部轉為濕涼天氣,一直持續3天,到了週六氣溫才會回升、降雨的情況才會趨緩。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30)日白天的天氣尚屬穩定,各地天氣晴朗,北部白天高溫達26度,但受到玉兔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的雙重影響,30日晚間開始北部、東半部地區降雨機會增加,31日開始則會呈現濕涼天氣,北部、東北部地區整天氣溫都約在20度上下,且有較大雨勢,類似的天氣型態會持續到週六(3)日才會趨緩,恢復平穩。詳全文>>
玉兔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加上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台灣東北部或東半部可能有明顯降雨。過去有共伴效應發生的颱風時常帶來嚴重災情,但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不是每次類似共伴現象就會釀成大災,這個現象的可預報度不是很高,變動空間很大,可能前天預測破千毫米,今天預測又只剩下兩三百毫米。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前主任吳德榮表示,氣象局今天(30日)凌晨2時暴風圈侵襲機率圖顯示,未來120小時台灣及金、馬、澎湖最高大約有10至20%被暴風圈侵襲的機率,意謂玉兔如果減弱得太慢,機率就還不能完全排除。氣象局提醒,北部、東半部傍晚過後慢慢有出現下雨狀況,北部、東半部周六前(11月3日)可能有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詳全文>>
午後變天!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林伯東表示,中度颱風玉兔今天(30日)將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下午到傍晚過後,北部、東半部轉為有雨天氣,加上東北風的「共伴效應」,到周六(11月3日)前要注意可能出現大雨或豪雨。氣象專家李富城提醒,屆時冷暖空氣交會,「北部、東北部雨非常大」。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表示,隨著第26號中度颱風玉兔(YUTU)登陸呂宋島,東北季風加上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開始出現局部短暫雨,預估31日(周三)至11月3日(周六)連四天,北東地區都將有大雨或豪雨來襲,且天氣轉涼,低溫大多低於20度,中南部日夜溫差大。 詳全文>>
玉兔颱風28日晚間減弱成中度颱風,目前逐漸朝呂宋島前進,預估周二(30日)深夜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周三進入南海後將大迴轉北上,氣象局預估,屆時颱風將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周三起至周六,北部、東半部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的雙重影響下,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詳全文>>
玉兔再減弱為中颱,持續向西進行,週三(10月31日)至週六(11月3日)受到玉兔外圍環流影響,加上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迎風面可能有大雨或豪雨。氣象達人彭啟明今(29日)天在臉書提醒,尤其是東北角、宜蘭到花蓮一帶,發生較大雨勢的可能性高,務必要特別小心。詳全文>>
全台冷颼颼,再刷新入秋新低溫!中央氣象局預報員程川芳表示,今天(29日)清晨最低溫出現在宜蘭只有14.4度,淡水14.5度、嘉義14.8度;另外,周三(31日)開始到周六(11月3日),受到玉兔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加上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北部、東北部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提醒,周三到周六大台北、北海岸、宜蘭、花蓮、台東、恆春半島等地要留意顯著降雨出現的機會,尤其是東北角、宜蘭到花蓮一帶。詳全文>>
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28日上午8點在鵝鑾鼻東南東方約1090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朝西前進,從各國預測路徑來看,玉兔接下來將登陸呂宋島,威力也會減弱,最快28日就會轉為中颱。詳全文>>
強颱特徵再現!中央氣象局表示,第26號強烈颱風玉兔(YUTU)持續西奔,預估未來3天將持續朝呂宋島東方海面靠近,31日(下周三)之後3天,外圍環流開始影響北東地區,加上今年入秋以來最強涼空氣、東北季風再度南下,雙重夾擊,在北台灣交會,可能產生共伴效應,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詳全文>>
強颱玉兔目前仍舊以每小時20公里速度朝著偏西路徑前進,在呂宋島北端登陸機率高達8成,若以此路徑來看,對台灣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甚至連海、陸警報發布的機率都極低。詳全文>>
玉兔颱風目前位於台灣東南東方海面上,預估未來將持續偏西方向移動。天氣風險公司今(27日)天稍早在臉書分享一張圖片,顯示玉兔眼牆旺盛閃電訊號。氣象達人彭啟明也指出,「閃電很旺盛,還會維持一段期間,還是頗強的。」詳全文>>
暴力「玉兔」強颱特徵再現,據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文指出,就可見光雲圖顯示,颱風眼變得更清晰,週邊的眼牆雲系寬光厚實,同時能看出皺褶均勻,這種強風下強對流雲頂的特殊質地,就是很典型的強颱,民眾宜多加留意。詳全文>>
強颱玉兔目前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1540公里海面上,持續向西,也就是往菲律賓呂宋島東方海面前進。玉兔路徑漸趨明朗,直撲呂宋島機率高達8成,北轉往琉球東南風方海面僅2成,若以此路徑來看,北部、東半部下周三(31日)會有局部短暫雨甚至大雨情況發生,可多加留意。詳全文>>
地表最強颱風「玉兔颱風」雖然已減弱為中颱,但它日前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北馬里亞納群島(Northern Mariana Islands)時,不僅掀翻許多房屋的屋頂,也造成路上許多汽車也被壓毀,並導致至少1人死亡。而在經歷過颱風的摧殘後,居民未來幾個月還得忍受無水無電的日子。詳全文>>
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昨晚因進入眼牆置換稍微減弱成中颱,但26日下午2時再度增強為強烈颱風。氣象局指出,未來玉兔移動路徑會以偏西北到西方向接近菲律賓東邊海面,至於會多接近台灣?因目前路徑不確定性仍高,下周一將是關鍵。詳全文>>
今年第26號強烈颱風玉兔(YUTU)強度減弱,現已轉為中颱,據氣象局指出,對台灣的影響要等下週二(30日)才會確定,不過目前看來偏西方向前進,直衝呂宋島機率較大,但詳細路徑還是要等下周才會漸趨明朗。詳全文>>
地表最猛!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第26號強烈颱風玉兔(YUTU)路徑往南修,偏西移動,強度巔峰已過,最快26日可能減弱為中颱,並以此狀態靠近台灣,預估31日(下周三)將抵南部海面,但目前各國預估路徑分歧,可能北轉、也可能直接衝過呂宋島。美國氣象專家則示警,玉兔於短短24小時內增強並列地表最猛颱風之一,下周將對台灣、菲律賓和琉球群島構成威脅。詳全文>>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強烈颱風玉兔創下今年最強颱風的新紀錄,明顯超過山竹颱風,5天後可能會接近台灣東南方海面,但預測上出現分歧,有機會隨北方的高壓南下東移,讓玉兔颱風急轉彎或是直衝菲律賓,仍有很大變動空間。氣象局預報中心前主任吳德榮提醒,周日(28日)起3天北台沿海空曠地區最低溫約可降至15、16度,將創入秋以來最低溫。詳全文>>
玉兔挑戰今年風王!中央氣象局預報員程川芳表示,強烈颱風玉兔目前和山竹颱風並列今年最強颱風,且還有再增強的空間,未來是否影響台灣取決於太平洋高壓的強弱,若高壓強一點就會把玉兔「壓著走」,路徑將偏西一點。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說,玉兔可能會在台灣東南方急轉彎,「甚至出現髮夾彎式扭曲的路徑」;天氣風險也分析下周颱風的兩種可能路徑。詳全文>>
第26號颱風玉兔24日強颱後,威力再增強,預估會超越強颱「山竹」。氣象局表示,玉兔路線修正後,有機會靠近台灣,雖主要路線朝琉球南方海域前進,但是否影響台灣還有待觀察。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