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相關新聞

35年二手「老Saab敞篷車」435萬賣出!跑不到400公里宛如剛出廠

儘管已經宣告破產且無車可售,但瑞典汽車品牌SAAB在許多人心中,依舊是一家令人喜愛的車廠,因此一輛Saab 900 Turbo敞篷車就顯得相當珍貴了;近日這台車便出現在Bring A Trailer線上拍賣中,並以低里程、車況優良為最大賣點,最終以驚人的美金14.5萬元(約台幣435萬元)售出。詳全文>>

Koenigsegg「全新CC850超跑」馬力達1385匹!純手排&自排隨你切

瑞典超跑品牌Koenigsegg曾在2002年時推出品牌首款量產跑車CC8S,雖然因為成本過高,當時僅生產6輛,但其最大馬力655匹/76.5公斤米扭力、靜止加速破百3.5秒內、極速390km/h的實力,在當時可說是最速量產超跑之一。如今適逢CC8S交付20週年,Koenigsegg也推出了全新作品CC850。詳全文>>

Volvo下一代「XC90電動車」專利照流出 車名將有所變更

Volvo下一代XC90又有新消息,據國外論壇分享,疑似是新一代XC90的專利圖曝光、而且很可能還是電動版車型。儘管目前還不確定是否屬實,但在原廠近期申請「EXC90」的商標下,也引起外界關注。詳全文>>

美參院通過支持芬蘭瑞典入北約 拜登簽署批准文件

在美國聯邦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同意芬蘭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簽署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文件,這是美國批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後一步。詳全文>>

裴洛西訪台是個錯? 台灣駐瑞典代表:這代表你接受共產黨敘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隨後就發生解放軍圍台軍演,引發全球關注。台灣駐在世界各國的外交官也努力向當地媒體發聲,解釋台灣的處境,其中台灣駐瑞典代表姚金祥就接受當地新聞上節目Aktuellt的訪問,訪談內容也被在台瑞典YouTuber盧卡斯(Lukas Engström)翻譯後,分享給台灣的粉絲。詳全文>>

解放雙手! 伊萊克斯110V智能洗程洗碗機享完美極淨生活

疫情期間自煮風潮興起,越來越多民眾喜歡在家料理,也有許多上班族自備便當方便掌握飲食健康;而烹飪後的碗盤清潔,也促使洗碗機的討論度提升。詳全文>>

美參院表決壓倒性通過 支持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同意芬蘭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北約因應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下,成為這個30個成員國聯盟自1990年代以來最重大的擴張動作。詳全文>>

Scania搶先引進!全台首輛「電動大貨車」8月正式抵台 

知名重型商用車品牌Scania今日宣佈,將自瑞典導入26噸純電大貨車,首批2輛於8月抵台,並交付台泥集團旗下台灣通運倉儲,待完成法規認證及車體打造等流程,預計第四季投入車隊營運行列,屆時除了是台灣首度掛牌上路的電動大貨車,更是亞洲首輛Scania品牌純電動車上路營運。詳全文>>

快訊/紐澤西爆發大規模槍擊案! 至少9人中彈

美國紐澤西紐瓦克(Newark)30日爆發大規模槍擊案,造成至少9人受傷。詳全文>>

拜登「瑞典、瑞士分不清楚」 記者會口誤影片曝

美國總統30日在歐洲北約峰會結束後罕見召開記者會,卻在台上談及瑞典加入歐盟計畫時,誤將瑞典(Sweden)說成知名永久中立國瑞士(Switzerland),立刻被放送至全世界,讓世人看到他又再一次口誤。詳全文>>

俄羅斯警告: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將「破壞穩定」

「法新社」29報導,由於土耳不再阻擋,芬蘭和瑞典可望如願加入北約。對此,莫斯科發出警告: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將「破壞穩定」。芬蘭、瑞典原本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但受到俄、烏戰爭的衝擊,於今年5月正式申請加入北約。按照章程,北約必須在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的情況下才能讓新成員加入。詳全文>>

土耳其總統反轉北約立場 取外交勝利拚2023勝選

土耳其通膨率飆逾70%,撼動總統艾爾段執政基礎,同意瑞典及芬蘭入北約,換取兩國不再支持境內庫德族團體,並解除對土武器禁運,對艾爾段而言,無疑是2023年選舉壓力逼近下,迫切需要的外交勝利。 詳全文>>

土耳其不擋了 北約將正式邀請芬蘭瑞典加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今天表示,在土耳其與芬蘭和瑞典達成協議,不再反對兩國加入北約後,北約領袖29日將正式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這個軍事聯盟。詳全文>>

同意不向土耳其屈服 瑞典政府躲過不信任案危機

瑞典政府今天同意一名無黨籍國會議員要求,不屈服於土耳其對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設條件,對方遂答應不支持針對司法部長的不信任投票,讓執政黨逃過垮台命運。 詳全文>>

美國超級戰艦來了! 參謀首長:美國力挺瑞典芬蘭加入北約

美國兩棲攻擊艦「基爾沙吉號」(USS Kearsarge)3日現身瑞典,停泊在首都斯德哥爾摩港口,這是歷年來停靠當地的最大型美軍戰艦。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4日表示,美國力挺北歐國家瑞典、芬蘭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詳全文>>

芬蘭總理:境內不會有核武和北約基地 加入前若遭襲波蘭願伸援手

芬蘭總理馬林19日表示,即使芬蘭成為北約成員國,也不希望北約在其領土部署核武或建立基地,而同樣在申請加入北約的瑞典也抱持相同看法。波蘭總理則提到,若兩國在審核加入的過程中遭到襲擊,波蘭願意提供援助。詳全文>>

紐時:土耳其透露3條件 換取芬蘭瑞典入北約

芬蘭與瑞典申請加入北約面臨土耳其阻撓。土耳其官員透露,解除對土武器禁令、重新讓土耳其加入F-35戰機計畫及斬斷對庫德族的支持,是土國不阻撓的條件。詳全文>>

快訊/芬蘭、瑞典正式遞交「加入北約」申請書

芬蘭及瑞典先前宣布,將於當地18日送出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申請書。綜合《路透》、《紐約時報》最新消息,二國稍早已於北約總部正式向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提交申請函,啟動加入程序,預計僅需要幾周時間。詳全文>>

芬蘭瑞典宣布:兩國18日一起申請加入北約

儘管土耳其明確表態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芬蘭和瑞典宣布,兩國將會在18日一起送出加入北約的申請表。詳全文>>

土耳其為何反對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外媒揭:總統恐另有目的

芬蘭與瑞典近日相繼宣布申請加入北約。然而,土耳其上周卻率先表態「不看好」此事,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16日再次指控,這兩國沒有採取明確的反恐怖主義立場,「不會答應讓他們加入北約。」對此,《華盛頓郵報》就刊出報導,分析為何土耳其反對芬蘭和瑞典入北約。詳全文>>

瑞典簽了!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外長曝芬蘭1天內跟上

瑞典外交部長林德(Ann Linde)今(17)日簽署文件,申請成為北約成員國,在加入美國領導軍事聯盟的路上,邁出正式的一步。她透露,這份文件「將在一天左右的時間內,與芬蘭(的文件)一起被提交出去,然後交由北約處理。」詳全文>>

普丁這次「異常冷靜」 稱芬蘭瑞典加入北約不構成威脅

俄羅斯總統普丁16日表示,就算瑞典和芬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俄國也不會受到威脅,但他警告,如果北約加強對新成員國的軍事基礎建設,屆時莫斯科將有應對。路透報導表示,普丁此番回應異常冷靜,認為兩國取得「北約身分」不成問題,與先前俄外交部或盟友的強硬態度形成對比。詳全文>>

瑞典政府正式決定「申請加入北約」 總理:對人民最好的選擇

瑞典「社會民主黨」的少數派政府,16日正式決定申請加入北約,繼其鄰國芬蘭之後,此舉將重新繪製北歐的地緣政治版圖。詳全文>>

芬蘭瑞典將入北約!俄副外長批「錯誤決定」:別幻想俄羅斯會容忍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同樣受俄羅斯威脅的芬蘭和瑞典紛紛宣布將加入北約,讓北歐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驟變。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Sergei Ryabkov)16日表示,芬蘭和瑞典選擇加入北約是一個「將產生深遠影響」的錯誤,並會使全球局勢發生根本變化。詳全文>>

瑞典總理今前往國會 尋求支持加入北約

瑞典總理安德森宣布,明天將前往國會,就加入北約尋求支持。芬蘭總理尼尼斯托則透露,他昨天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丁,告知加入北約決定,蒲亭回應此舉將傷害雙邊關係。詳全文>>

美國強力支持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布林肯有信心:只要申請就能通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表示,儘管土耳其表達關切,他有信心瑞典和芬蘭一旦正式提出申請,兩國就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詳全文>>

芬蘭瑞典北約計畫漸底定 將與土耳其召開三方會議

芬蘭政府預計今天正式宣布有意加入北約;瑞典執政黨也將召開決定性會議,替聯合申請一事鋪路。鑒於土耳其總統表明不支持,3國外長今天將在德國開會解決歧見。詳全文>>

紐時:芬蘭瑞典入北約 土耳其趁機向西方開價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今天表示,土耳其不想表態歡迎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這顯示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恐不若外界預期般一帆風順,土耳其應是藉此當籌碼向西方開條件。詳全文>>

國際火線/芬蘭、瑞典抗俄豪賭,將引爆「核子冬天」?

俄烏戰事膠著讓芬蘭、瑞典看到機會,希望快速加入北約。此一戲劇性轉變顯然導因於他們看到俄國的傳統戰戰力並不如想像中強大。而俄軍目前在烏克蘭戰場上忙不過來,如果他們能夠在戰爭結束之前加入北約,未來就安啦!普丁畢竟不是葉問,葉問可以「一個打八個」,普丁可以一國對抗北約三十幾個會員會國?詳全文>>

俄外交部:芬蘭和瑞典若加入北約,必動手消滅可能威脅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芬蘭領導層發表聲明支持該國加入北約,是該國外交政策的激烈變化,俄方將據局勢進行回應。對此,俄羅斯將不得不採取技術性軍事手段或其他手段來消除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所造成的威脅。俄方強調應由芬蘭政府和人民來選擇如何確保其國家安全,但芬蘭必須意識到其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