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指的是發生在食道的癌症。常見的症狀包括吞嚥困難與體重減輕,其他症狀還有吞嚥疼痛、沙啞、鎖骨週邊淋巴結腫大、乾咳、以及咳血或吐血。
有兩大類食道癌較為常見:鱗狀細胞癌主要盛行於開發中國家;而腺癌則在已開發國家較為常見,其他的類型則比較少有。鱗狀細胞癌主要因為吸菸、飲酒、熱飲、嚼檳榔、以及飲食習慣不佳引起;腺癌則主要由吸菸、肥胖、和胃食道逆流所引起。在腺癌發生前,經常可以先看到巴雷斯特食道症。鱗狀細胞癌主要來自食道內沿的皮膚細胞,而腺癌則來自食道下三分之一段上皮組織中的腺體細胞。(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冬天吃火鍋,熱呼呼的食物入口,瞬間一股暖流湧全身。不過,有醫生提醒,千萬別只顧著「趁熱吃」而燙傷嘴巴,因為食物煮熟後溫度可達高達70至80度,足以燙口腔黏膜層,如果長期習慣吃過熱食物,嚴重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詳全文>>
台中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發文,表示父親食道癌末, 9日晚上突然想要吃冰勺舀的冰淇淋,但他跑遍豐原街上都找不到,臨機一動到以前用餐的火鍋店想要單獨買冰。豈料老闆聽完來意後,不僅立刻裝了一盒冰品不收錢,還鼓勵他要堅強,有需要可以再來,讓網友們看完紛紛大讚「好感人」。詳全文>>
一名64歲黃先生有「左側扁桃腺癌」,長期口在腔外科及耳鼻喉科追蹤治療,某次於例行性常規胃鏡檢查中發現早期的食道癌。最後因考慮換有兩種惡性腫瘤,且食道癌還未出現淋巴轉移,因此透過專用電切刀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順利在術後3天出院。詳全文>>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加上三餐飲食不正常,暴飲曓食引起「胃食道逆流」的狀況越來越常見。以為買成藥服用或是忍一忍不痛就過了嗎?小心問題更嚴重。《史瑪特過生活》1日邀請東華醫院副院長汪國麟醫師,揭開造成胃酸逆流的真正原因與解決方法,究竟該如何從生活習慣著手改善,一起來看看吧!詳全文>>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公布了最新的致癌物清單,華人常吃的「中式鹹魚」(Salted fish, Chinese-style)被列在「一級致癌物」,和香菸酒精等同等級,引發網友恐慌。對此,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WHO的癌症分類,只是一個提供「相對風險」的概念,民眾還是可以吃鹹魚,只要少吃就好了。 詳全文>>
食道癌具有高致死率,每年約新增2400位病患,其中有超過9成為男性。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李章銘表示,食道是一缺乏感覺受器的沈默器官,多數患者都是到吞嚥困難才發現,此時都已進入中晚期。而目前食道癌的致病因子,除的已知的菸酒檳榔外,還有2類食物也要注意。詳全文>>
48歲的曾先生平時無菸酒習慣,5年前卻發現吞東西卡卡的,到各大耳鼻喉科檢查卻診斷不出病因,還被懷疑是太緊張所致,到地區醫院做喉鏡也未發現異常。同年7月,他發現東西吞不下去,才回院做胃鏡檢查,結果發現食道中段靠近肺部處,長了8公分大的腫瘤,切片確診為3B期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所幸在經過3次化療與10次放療後,僅需定期追蹤。詳全文>>
一名53歲葉先生去年三月胃脹痛得難過,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醫師透過胃鏡發現食道下段異常,高度懷疑是癌病變,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是食道上、下段都已出現惡性腫瘤。醫師警告,抽菸、喝酒、吃檳榔是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詳全文>>
新北市蘆洲區一名男子近日確診罹患食道癌,疑似不想連累家人,選擇在22日晚間10點從長安街自家頂樓一躍而下,結果全身多處骨折,當場死亡。警方獲報到場後,立刻封鎖現場進行勘驗,目前已初步排除他殺可能。詳全文>>
四川省筠連縣雙騰鎮的魚井村發生一起離奇死人復活事件,76歲的黃光文患有食道癌,已經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半個月左右,在8日早晨6點,被家人發現全身冰冷,因此判定死亡,沒想到被放入棺材之後,竟然奇蹟式的復活,把前來作法道士嚇翻了。詳全文>>
49歲的黃先生有菸酒檳榔習慣超過30年,也有嗜吃油炸物的習慣,2016年接受大腸鏡檢查時順便做胃鏡,卻意外在食道發現一顆5公分腫瘤,切片發現第三期鱗狀細胞食道癌,同年11月接受單孔內視鏡手術切除病灶並接受食道重建,目前已可開口進食。台大醫院外科部李章銘教授表示,該手術為台大首創,目前已累積60起病例,居全球之冠。詳全文>>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因為沒時間吃飯而進食速度快,在壓力和飲食的雙重問題之下,有不少人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但多數人對於胃食道逆流都不以為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吳文傑醫師指出,很多病患都自行買胃藥來緩解症狀,但是卻忽略了長期胃食道逆流會有轉變為食道癌風險。 詳全文>>
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的活動,2016Running for Hope吉祥物-保弟一起來「防癌5保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研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所有癌症死亡人口中,有30%和菸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有關。詳全文>>
癌症患者常有因食不下咽而造成營養流失的情況,其中以食道癌病友為營養流失之冠。台中榮總蔡岱蓉營養師特別針對食道癌病友的吞嚥困難、化療不適等問題設計了一系列易吞嚥的食譜菜單,主張以點心搭配主食,讓病友們可以重拾健康身體。詳全文>>
國內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以及壓力的生活型態,「胃食道逆流」患者人數明顯上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指出,很多人只要胃不舒服就會習慣自行買藥吃,長期沒有好好控制飲食以及生活習慣,食道反覆被胃酸腐蝕刺激下可能發生潰瘍出血以及食道阻塞,約4%會產生巴瑞特食道病變,進而提高食道癌的風險。詳全文>>
一位50歲高階主管長期有火燒心、食物逆流、喉頭異物感、口臭以及口苦的感覺,近一個月症狀加劇,也常因半夜胸悶失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診治發現,該病患胃鏡檢查結果是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以及長達3公分左右的巴瑞特食道病變,接受兩次最新的食道熱射頻燒灼術並在一年的藥物以及飲食控制下,才擺脫困擾。詳全文>>
雖然在炎熱的夏天喝熱飲機會較少,但還是有不少人是熱飲的愛好者,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要熱飲者注意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調查報告顯示, 熱飲的溫度若是在65度以上,就可能導致食道癌,是全球排名第8的常見癌症。詳全文>>
香港影星馮克安出生於演藝世家,為女星馮寶寶的哥哥,於1980和90年代演出許多動作電影,近幾年也客串過《錦衣衛》、《功夫》、《惡戰》、《葉問2》等片,2日早上6點卻因為食道癌在香港的伊利沙伯醫院逝世,享壽68歲。詳全文>>
現年57歲的王先生因罹有下咽癌,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在經過耳鼻喉科建議後,轉至消化內科進行篩檢,以內視鏡術搭配窄頻光譜儀及魯格爾溶液染色劑檢測,發現罹患「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由於癌細胞存在表皮層,衛福部雙和醫院簡錫淵醫師便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花了1個小時成功切除病灶,王先生在術後第二天,就可攝取清流質的飲食,第三天即可出院,重返工作崗位。詳全文>>
胃食道逆流已成為一個「文明病」,長期胃食道逆流恐演變為巴瑞特食道癌前病變。一旦被確診為有巴瑞特食道症,每年轉變成食道腺癌的發生率約0.12%-0.5%,罹食道腺癌的風險較一般人增加30至40倍。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張吉仰醫師表示,當巴瑞特食道症已出現有高度不良病變的狀況時,未來轉變成食道癌風險高達7成以上。詳全文>>
我國罹癌人口,持續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發布的最新調查指出,癌症時鐘再度往前調撥,來到史上最快,平均每五分二十六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十四秒之多,其中,因夜市文化持續猖狂,外食族群居高不下,使得我國大腸癌新增案例數再創下新高,達1萬4,965人,居所有癌症之首!詳全文>>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4日公布10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及排行,當年度新確診為罹癌人數為9萬6694人,發生年齡的中位數與100年同為62歲,但發生人數卻較前一年增加4012人,因此「癌症時鐘」持續快轉,每5分鐘26秒就有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上了14秒。詳全文>>
一名53歲的楊姓婦人, 在近2個月內體重突然掉了2公斤,覺得吞嚥困難,沒有食慾,喝水也會嗆到,於是到醫院檢查,竟發現食道的中下三分之一處,有一個約10公分腫瘤,證實是食道上皮細胞癌。經食道切除及食道重建手術後,目前情況穩定出院,在化療中。詳全文>>
麵粉含澱粉,澱粉經高溫加熱後,會產生「丙烯醯胺」,不少國外研究已證實這是可能導致人體罹患癌症的物質。高溫更會促使蛋白質變性,產生「異環胺」等衍生物質,相關研究也顯示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詳全文>>
麵粉含澱粉,澱粉經高溫加熱後,會產生「丙烯醯胺」,不少國外研究已證實這是可能導致人體罹患癌症的物質。高溫更會促使蛋白質變性,產生「異環胺」等衍生物質,相關研究也顯示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詳全文>>
時值歲末寒冬,許多人預備迎接全家團圓的農曆新年。但是年節期間總有許多病人因為疾病發作而無法享受年假在家的悠閒快樂。尤其是胃食道逆流的病人,更往往因為過年期間的飲食型態改變而導致疾病發作。詳全文>>
近年來,癌症已成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又以口腔癌與食道癌為男性短命癌症的冠亞軍。根據統計,近十年來,不論是口腔癌還是食道癌死亡年齡均為57歲,正值中壯年且是家庭經濟支柱,造成許多家庭破碎。詳全文>>
菸草中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有高達70種已知致癌物,且癌症死亡有30%與吸菸行為相關,可能引發肺癌、口腔癌、咽頭癌、食道癌等。對於懷孕女性而言,抽菸不僅傷害母體,對胎兒也有直接影響,可能造成流產或早產,胎兒也可能出現先天畸形等狀況。詳全文>>
趕快戒掉菸酒檳榔吧!一名五十八歲男子,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長達四十年,前年開始連續發現罹患三種癌症,包括下咽癌、食道癌及口腔癌,經由治療後恢復良好,他也終於肯聽從醫護人員規勸戒掉菸、酒、檳榔這三害。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