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兩岸和平協議」是馬英九非做不可的政見?

2012年01月17日 01:17

呂禮詩

大選落幕了,選戰間的喧擾都已成為過去,但其間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即是約莫3個月前,原本平淡無奇的「黃金十年,國家願景」記者會,何以馬英九總統意外丟出了「兩岸和平協議」的震撼彈?!當下的國內政壇一陣錯愕,連素有「智多星」稱號的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都對外表示:「真的不知道為何馬總統主動提和平協議,背後動機為何?能想到唯一的理由,是藍營『頭殼壞去』!」;而當時正在天津舉行第七次「江陳會」陪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夫婦參訪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被問到相關話題時,意外的僅能以「先經濟、後政治」的慣常基調「冷處理」。

政壇與報端猜測,「兩岸和平協議」是馬陣營選戰操盤手金溥聰的精心設計,且因此舉將「九二共識」包裝成經濟議題,成為最後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容或如此,然若跳脫選戰策略的算計,以國家發展的眼光盱衡「兩岸和平協議」,似乎存在不得不為的必要性。

回顧馬總統任期中所歷經的七次「江陳會」,在與對岸交手的過程中簽訂了17項協議,其間的甘苦想必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然對岸將在今年的10月間進行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換屆,並於明年3月進行國家領導人的嬗遞等權力移轉,接任的領導們對台政策的取向或許可由其從政以來的經歷或拔擢的過程中捕捉到些許的蛛絲馬跡,但是在政治運作的現實與國際強權的扞格下,又會為兩岸的情勢投下多少難以預料的變數,實在難以想像!

國內悲觀的消息也不少,以舉國之力投資的「兩兆雙星」TFT-LCD、DRAM與LED、太陽能等新興產業微利化後造成的產業困境與苦勞經濟尚在惡性循環,「產業創新條例」使M型社會現象雪上加霜,資本利得稅的立法進度亦不如預期,另當年「人人可進大學」的教改理想如今卻演變為「供過於求」的慘況,加上社會對於兵役制度向「募兵制」轉型的期待而可能對政府預算造成排擠效應與少子化趨勢的推波助瀾,實在令人頭痛!

然而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幾的,馬政府企圖藉「兩岸和平協議」的提出,維持兩岸的和緩形勢與ECFA所營造的互利氣氛,減少軍事投資與募兵並行造成的預算衝擊,透過陸客來台觀光所提升的就業人口與觀光收益,爭取產業轉型的可能,並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大學,進行「十二年國教」與「高等教育退場機制」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然此種種,如果僅憑恃著對岸一時或一人的「善意」,而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似乎過於樂觀。

馬總統在選戰中,錯失了說明「兩岸和平協議」其背後所蘊含的軍事壓力驟減下國防向募兵與精兵轉型的考量,進而在預算的餘裕中透過「教育」與「經濟」的投資,換取產業結構由目前的「代工」向「創新」轉型的政治制度化設計,以致於無論「兩岸和平協議」的「架構」立意如何、「前提」是否滿足、「原則」能否堅持、「確保」可否長久,此「十大保證」在民進黨的污名化與「公投」的制約下而不可得,著實令人扼腕。

選舉中藍、綠、橘各政黨間的裂痕尚待撫平,且外在的國際情勢在歐債危機的持續延燒與美中強權的東亞爭霸而詭譎多變。大選雖然結束,然而選民一張張選票所堆砌的不是馬英九個人歷史評價的追求,而是全民對於國家未來價值的塑造與願景的想像;人民的眼睛是雪亮與現實的,一昧的「自我感覺良好」,將在4年後以政黨輪替作為代價。馬英九應即站回國家的高度,以總統的視野,凝聚朝野的共識,用行動展現魄力,透過「兩岸和平協議」所創造的「和平紅利」,再造台灣的「經濟奇蹟」!

●作者呂禮詩,北市,部落客與自由撰稿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