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從小我們都被教育「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不過,親子教養專家洪蘭認為「跌倒了要換個地方爬起來」,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長處,「不是數學不好就要補數學」硬要孩子把不擅長的領域學好,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永慶慈善基金會出版《住在希望的國度》,集結12位身障者戰勝挫折的故事,希望推動各界重視「受挫力」,同時推出系列講座,2日晚上特別請到親子教養專家,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舉辦《父母該懂的AQ教育─解開新世代的教養迷思》講座,吸引600多名家長到場聆聽,場面相當熱烈。
▲洪蘭老師以腦波圖片解釋親子教養的各種觀念。(圖/ETtoday)
洪蘭一開場就強調「挫折是本分,順利是福分」,每個人一生中沒有不受挫的,任何痛苦都是取決於心態,舉例來說,小朋友打針前如果跟他說一點都不痛,結果可能讓他感覺加倍的痛苦,因為他心理對「痛」沒有準備,反過來如果先告知會打針會有點痛,小朋友對痛的反應就不會那麼強烈。她同時指出,每個人都會犯錯,不要去要求完美,要容許孩子能夠犯錯,只要別一錯再錯就好,要以鼓勵代替責罵,「一句負面的話,要四句正面的話」才有可能抵消。
洪蘭指出,要多讓孩子發展他的能力,「跌倒了,要換個地方爬起來」,不是數學不好就要補數學,反而會愈補愈沒信心,數學不好,可能他國語、歷史好,只要發揮擅長的領域,「截長能夠補短」,反而可以引導出孩子更優異的表現,而孩子的興趣、擅長哪一方面?則可以從孩子遊戲中觀察,因為通常孩子遊戲不過,不能把孩子跟其他孩子相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能跟自己比;而「成就感不是禮物」,「Nobody can give it to you,you must earn it」,要讓孩子自己獨立去完成,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就感。
論壇/JS CK63rd/關於建中--為何我們對教改不合理之處會有聲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