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天井的大坑… 山西古老「地窨院」消失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可以考慮...發展成特色民宿?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山西省南部的平陸縣有一種古老又極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形式,就是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的「地窨院」,人們在平坦處挖下大坑,然後在坑內建窯洞,白天在地上勞動,晚上到「地下」休息。不過,隨著社會發展,近30年間,地窨院消失了90%以上,地方政府正研擬如何保存這些「地下村落」。

《新華社》報導,地窨院一般長寬30至40公尺,深10公尺左右,呈方形,外面看很像一個天井,其內部佈局類似北京四合院,有正窯和側窯之分。正窯向陽供人居住,側窯背光用於堆放雜物和圈養牲口;與正窯相對的是一條狹長傾斜的門洞,用於上下出入。地窨院裡都掘有深窖,用來積蓄雨水,供人畜飲用,並挖有「旱井」,用於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

學者估計,這種建築方式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由於當地風沙大,石塊及木材稀缺,人們就在採取「半地穴」建築。因此,當地流傳著一句諺語:「看去不見村,入村不見人,平地起炊煙,忽聞雞犬聲。」

▲▼極具地域特色的「地下村落」,現在面臨消失危機,因為年輕一輩覺得窯洞採光與視野不佳,出入還要「爬坡」。(圖/新華社)

據悉,比起蓋在地表上房屋,地窨院除了具有良好的防風能力,而且冬暖夏涼。與平陸縣隔著黃河相望的河南省陝縣,也有類似的地下窯洞,被稱為「地坑院」。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年輕人不再喜愛地窨院,更願意在地上蓋敞亮美觀的磚瓦房,只有一些老年人還堅守著這種古老的地下民居。據統計,在1980年代,平陸還有1萬7千多座地窨院,但現在只剩1千多座。

對此,平陸縣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加強對地窨院的保護,但整村保護已經難以實現,只能進行零散式的保護。另外,縣府還計畫開發地窨院旅遊,鼓勵和引導農民參與到地窨院的保護工作中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