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左撇子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左撇子最喜歡的電影作品之一,因為能夠在商業技術與電影藝術上同時滿足觀眾的導演不多,黑暗騎士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是代表,來自臺灣的導演李安也是。不同於前者的是,諾蘭是以理性去解構故事,李安則是以感性去揣摩故事,他能夠體會不同身分的心態,因此兩個故事的版本才會這麼震撼的被呈現,在這部電影裡面也藏著很多的寓意,導演都是選擇點到為止的交代,所以許多影評都著重在這方面的討論,雖然這部份李安導演本來就不想把它說死,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這篇文章把一些重點整理起來,提供給看完後一知半解的觀眾來繼續發想,不過主力會放在整個故事李安想傳達的主題,待會就知道!
先複習一下,在第一個故事中確實藏著諸多的玄機,整個電影最美的一段是水面平靜的就像是鏡子一樣!夕陽倒映在海平面上,海天連成了一線, 好美! 不過回神一想,在自然裡面,海是不可能沒有浪的,或許,這樣奇幻的畫面代表著什麼意義,或許,如鏡子般的海面反應出的是主角pi的心的狀態。
這是左撇子在看電影時最開始發現電影有著不對勁的地方,於是接著看畫面,就會發現有很多藏著寓意的地方,或是會去想為什麼在畫面上要做這樣子的安排呢?
在結局時pi講出了第二個版本的黑暗故事後,這些安排就被賦予了對應上的寓意。
以下就選出最重要的三個寓意。
電影的三個寓意
1. 老虎代表著pi的獸性:
船難發生後,船上一直都有老虎在,只是最開始沒有出現,到底躲到哪裡? 船上除了pi之外有三種動物,對應上都有著安排。
草食性的斑馬代表著中國佛教徒(台灣演員王柏傑飾演),鬣狗代表著在船上態度極為惡劣的廚子(法國國寶演員Gérard Depardieu,大鼻子情聖的主角),紅毛猩猩代表著自己的母親。
當斑馬被鬣狗攻擊時,pi跟紅毛猩猩只敢在旁邊吼叫,不想見到這種殘忍的畫面,一直到代表著媽媽的紅毛猩猩被殺死後,代表著pi獸性的老虎就跳出來了!(這一幕的3D嚇到好多人!)
鬣狗攻擊斑馬的行為代表著凶殘食肉者的獸性,跟少年pi在海上相處的老虎所代表的獸性,更偏向活下去的意志,這是所有動物的本能,所以在即將沉船時,他發現到活下去的本性跟著他一起到了逃生小艇。
第二次的出現,讓他更意識到老虎的存在,因為這是在憤怒之下他第一次的殺人行為,這與他身上宗教給他的道德枷鎖不一樣,老虎出現了,這次它沒辦法在消失了。
接著的故事都是pi跟獸性相處的日子。
躲避著自己的獸性,卻發現到沒有了食物,他自己跟老虎都會死掉,所以他開始想辦法捕魚給老虎吃,第一次的魚例子,他殺生,但是他告訴自己這都是為了獸性才去殺的。
第二次魚的例子是飛魚群,但是飢餓改變了他,這次他跟自己的獸性爭奪鮪魚,跟前一次為了老虎而殺的他已經不一樣了。
大家可以在想想看更多的寓意,其他像是上了食人島、離開島,還有回到代表人類社會的墨西哥灣後,只發生在海上求生才會出現的獸性,就這樣離開他了。
這邊就點到為止,接著說食人島。
2.食人島?
一般都說是食人島,我比較喜歡叫他丁滿島,除了上面滿滿的都是彭彭與丁滿的丁滿外,是不想混淆島嶼的意義。
這座島嶼藏著的寓意,不是島在食人,在食人的其實是pi,而且吃的是自己的媽媽。
當時Pi跟老虎都餓到了不行,幾乎是在最後的底線時他們才發現了那個島,並且在島上補充了活下去的能量。
當夜晚來臨,老虎離開了他去了船上,回到人性的pi才意識到自己在幹嘛,從代表母親的蓮花中看見牙齒,才意識到自己在吃的是人,而且吃的還是母親。
電影有一幕是拉了個遠景拍攝整個島的形狀,結果是女人的形狀,也是在暗示這一點。
站得直直的丁滿,也可能代表著屍體上的蛆。
這邊也就點到為止。
3. 理查帕克(Richard Parker)
Richard Parker最近在網路上被我們當成老虎的代名詞,不過更早之前這是關於沉船吃人的代名詞,因為不管是現實或是虛構,名為Richard Parker的這個人,似乎都會捲入相關的事件,比柯南還恐怖,只是柯南有金身不會被殺掉,Richard Parker很有可能被吃掉。
最早要追溯到愛倫坡於1838年的小說"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海難發生後,在Richard Parker的提議下,連同他的三個人同意宰掉其中一個人,讓其他三個人活下去,這個案例是Parker吃了人。
1846年的真實案例,Richard Parker跟著其他人發生船難,但是這次沒有人被吃掉。
還有很多例子,不過左撇子會注意到這個名字是因為另一個真實案例,這個是水手Richard Parker被其他三人吃掉,他們獲救後引發了諸多的討論,還有一場激辯的公審,到底該不該判這些人有罪,這個例子被很受歡迎的哈佛課程-「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作為教材,所以印象深刻! 順便推薦一下這個課程的影片。
Richard Parker是有名的船難吃人代名詞,Life of Pi的作者會選這個名詞自然有道理在,老虎的名字從Thirsty換成Richard Parker,是不是也在暗示著什麼東西呢。
以上三點寓意,提供給當初霧裡看花的觀眾,這部電影值得去細細品嚐,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很棒的影評分析的很徹底,甚至有些很黑暗,左撇子覺得就看你自己的選擇去看吧! 這些故事沒必要說死,很多人也都在問李安到底是第二個故事還是第一個故事是真的,李安導演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
"我有時候不願意講,也講不清楚,很多是抛磚引玉的。你們不要像那兩個日本的探員一樣,一定要問出所以然,我們聊一聊。現在感覺好像PI坐在病床上,被大家的眼睛盯著看,我到底是要講什麼東西。"
就像Pi代表著無理數的π一樣,不用繼續探索3.14....之後的數字。
所以這一篇文章想了很久,採取這樣的寫法!
李安導演花了很多的時間、特效去描述第一個故事,然後很簡短的帶出第二個故事的現實,但是他沒有要說到底哪個是真的。
這邊文章等到大家都想過第二個故事的寓意後,滿足了對第二個故事的好奇,達到兩個故事知道的量的平衡後,再來探討李安想透過兩個故事表達的事情,也就是整部電影想講的事情,就是關於信仰的討論!
提到了信仰的討論,就像電影提的一樣,見仁見智,跟政治一樣是個危險的議題,不過討論它就會讓你的電影更完整,讓你的電影更好看,所以請接著看信仰的三階段。
信仰的三階段
先在這邊定義,信仰不僅僅只代表宗教,「信仰是你選擇要相信什麼」,是選擇你要相信什麼樣的價值觀。
信仰有三個階段,「摸索、試煉、選擇」,這部電影也在討論信仰,只是他透過宗教作為題材,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題材,比較有想法也比較能感同身受的題材。
電影同樣也分為三個階段,大部分的我們因為好奇兩個故事的真假,就有點沒去討論第一階段,也就是海難發生前的一大段故事,摸索。
就信仰來說,我們都在摸索,因為你不知道要相信什麼,就是多聽多看,去比較,在電影裡面PI同時相信基督教、回教、印度教,只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來強化故事的衝突性。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過來人的建議,就像是pi爸爸的科學派,或是媽媽的感性派。
有時候也會尋求權威的觀點,尋求宗教上的力量。
pi一直在摸索,小時候的他第一次碰到老虎,他跟爸爸對於老虎的想法就完全不同,理性派的爸爸說
"You think tiger is your friend, he is an animal, not a playmate."
他認為獸性就是獸性,
最早的pi則認為他有動物有靈魂,他在他們的眼中看得到。
"Animals have souls... I have seen it in their eyes."
他們在獸性的歧見,就跟在宗教上的選擇是一樣的,爸爸是看過一些事情後選擇理性的區隔,少年pi是不顧一切的去接受它。
差別就在,爸爸經歷過些什麼,才使他確信,pi價值觀要等到海難的試煉又有了改變。
試煉的部分就像是前面說過的,他透過漂流跟自己的獸性搏鬥、共存、分別,他有了些答案。
這是作家來找他問信仰的原因,也是他為什麼要說兩個故事的原因。
假設第一個故事是真的,這麼多奇幻的設定是不能被一般人所接受的,他是無可奈何下說了一個一般人會接受的答案。
那感覺就像是李奧納多的電影「隔離島」一樣,如果全世界的人的價值觀都跟你不一樣,你願不願意跟他們同步?
"像怪物的活著跟像正常人一般死去,哪個比較糟?"
假設第二個故事是真的,海難後發生的事情太過現實、太過殘酷,連他自己都無法接受,啟動了防禦機制重新詮釋了這個事件,為的就是讓他在這之後,還能夠正常的活下去,追求新的幸福。
有時候,人類就是必須去相信些美好的事情,才能夠繼續走下去。
"And so it goes with God."
哪個是真的或許在場的各位都已經有了答案,要去探討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就已經像是在辯駁宗教一樣,你信與不信而已。
再說,每個人都處在這信仰的三個階段,想法還是會不一樣,在你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試煉、選擇後,就會不斷的架構你的價值觀。
縱使有時候你所相信的東西一般人認為是錯的,但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你還是會"選擇"去相信,這就是信仰。
就會變成跟電影說的一樣,信仰就像這個房子一樣,有很多房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人,會選擇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去聽。
但是,請不要去厭惡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最後把信仰的主題帶到現實生活。
Don't hat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圖/披頭四裡的約翰藍儂跟他的老婆小野洋子
其實西方世界主要的幾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他們都信奉著同一個神,可是他們現在在地球上打成一片。
撇開信仰上的認定,從歷史上來看就是繼承人不一樣而已。
猶太教相信猶太人是神所選的子民,所以早期與天主教、基督教處於敵對,因為他們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不承認耶穌,聖經新約的部份對他們來說就是不存在的書。
基督教現在跟回教也打成一片,其實回教的阿拉就是基督教的上帝,同一位神! 回教雖然承認耶穌,只是他們認為耶穌只是其中一個先知,在耶穌之前本來就有許多先知,傳到了耶穌,最後又傳到穆罕默德,對回教來說,穆罕默德才是最後一位先知。
即使是回教也有分派系,就是現在也打成一片、互相炸來炸去的遜尼派跟什葉派,他們也是在穆罕默德死後沒有確立繼承人,彼此擁立的領導人(哈里發)不一樣而已。
他們都相信同個神,卻因為其他的因素選擇相信了其他教派,而且很有可能彼此都不知道對方信什麼,就打起來了,而且對他們來說不能叫「打」,叫做「聖戰」...
不知道神的想法是什麼呢?
從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征,到現代的恐怖炸彈攻擊,甚至今年更是激戰的以巴衝突,對於戰爭的兩邊都是聖戰。
信仰本該引人向善,而非挑起戰端殺戮。
左撇子是基督徒,確實從這信仰上得到很多的好處,例如正向積極的人生觀,不過我認為不該只透過聖經去看世界,很多事情不親身體驗無法理解,很多觀念不多方參考,不知道誰是誰非,就像是你聽過巴勒斯坦人的角度後,會質疑美國跟以色列人侵略人家土地的正當性。
有可能會有純正信仰的人,認為我的話是危言聳聽、大逆不道,不過就跟電影的立場一樣,信仰就像這個房子一樣,有很多房間。
"Religion is a house with many rooms"
對於「懷疑」pi也說:
"Oh plenty, on every floor. Doubt is useful, it keeps faith a living thing. Afterall, you cannot know the strength of your faith until it is tested."
你沒懷疑過,沒體驗過,就無法知道信仰的力量。
同樣這也是為什麼要特別寫一篇[左撇子] 當人民的權力被綁架。因為當媒體被綁架,我們就無法知道更多的資訊,變得只能相信媒體丟給我的體驗。請繼續保持你對事情的開放性,然後給每一個族群有說話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法國會頒給李安導演騎士勳章!
因為要表揚他的電影是一股清流,捍衛每個人有不一樣的權利。看他的電影,就是為不同的族群發聲,讓不同角度的觀念被傳達,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是一樣的。
Don't hat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最後要說,電影最開頭的動物園畫面是在台北木柵動物園拍的喔! 最後上岸的沙灘也在墾丁拍的,明白後又沒有覺得這部電影更神奇了呢?
左撇子推薦這部電影在板橋威秀看3D IMAX,音場空間設計最好,而且imax的亮度很高,就比較不會有3D眼鏡造成亮度不夠的問題了,趁哈比人上映前把握機會去看喔。
延伸閱讀
[電影討論] 黑暗騎士-諾蘭的三部曲以及羊群效應 (有雷)
李安導演的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11/20 特映心得 無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