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的「人才問題」,已經爭議了好些時間,卻始終沒有一個共識產生。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24日發文表示,台灣人才沒斷層,只是特質不同;許多年輕人的關鍵價值老一輩的根本不懂,卻把它當作負面指標。在英文程度上,30歲以下的人英語能力隨年紀漸增而加強,過了30歲的人反而年紀愈大能力愈差,這又該如何解釋?
▲英語能力部分,30歲以上卻呈現退步跡象。(圖/取自彭明輝部落格)
「就像球隊輸了,掌權的經理和教練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提升戰鬥力,卻整天埋怨球員一代不如一代,實在沒格。」彭明輝在平安夜再度談起人才問題,他表示權力與資源都還在他們那一代人的手裡,因此就該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切推給下一代。
他拿電機系學生作比喻,由於學院招生名額拼命擴張,拿「國立大學的電機系都一代不如一代」來強化「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述,本身就有邏輯上的錯誤。真的要比,就該拿「最頂尖的1%、10%」比「最頂尖的1%、10%」,以及「最底部的20%」做比較才公平。在頂尖對決上,年輕人似乎並沒有「一代不如一代」。
彭明輝還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替年輕一代發聲;他拿多益成績做比較,發現「30歲以下的人英語能力會隨年紀漸增而加強,過了30歲的人反而年紀愈大能力愈差」,年輕一代缺的是決策機會,而這才是老一輩說什麼也放不下的關鍵與現實。
註:彭明輝把四年級的加前後五年出生的當成LKK 世代,把七年級的加前後五年出生的當成新世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老年人若停止學習,哪有資格說人才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