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環保署22日表示,自92年起陸續補助地方政府建置56處除污型人工溼地,其水質淨化功能及生態棲地營造成效甚佳,總共有9處被選定為國家重要濕地。
▲環保署推動國內濕地保育工作有成,圖為淡水河的新海人工濕地。(圖/取自YouTube)
為推動國內重要濕地保育工作,行政院在99年7月1日核定《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由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教育部及環保署共同辦理。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82處國家重要濕地,其中屬環保署補助設置之人工濕地有9處,包括列為國家級的淡水河流域濕地(新海、浮洲、打鳥埤、城林及鹿角溪等5處),以及列為地方級的新竹縣頭前溪生態公園、高雄市大樹舊鐵橋人工濕地、屏東縣麟洛人工濕地及台東縣關山人工濕地等4處。
環保署指出,100年及101年補助地方政府辦理濕地保育、復育、監測、生態調查、環境教育及訓練和民眾宣導等工作。上述9處人工濕地除維持原本水質淨化功能外,透過保育及復育工作的進行,濕地內生態物種日益豐富,成為環境教育及民眾休閒遊憩的重要場所。
▼環保署的宣傳短片。(影/取自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我們想讓你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