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世界之罪/「黑色大理花」為何變世紀懸案(下)?

 ▲十分罕見的「黑色大理花」蕭特的「彩色」照片,(圖/取自網路)

記者朱錦華/綜合報導

「黑色大理花」伊莉莎白蕭特(Elizabeth Short) 1月8日晚跟友人曼雷道別之後,「人間蒸發」整整一個星期。1947年1月15日再次出現時,身體己被切成兩半!

得年僅22歲的蕭特一生夢想成為明星,始終未能如願。反諷的是,她最後卻以一 種詭異的方式成名:成為世界犯罪史上著名的屍體之一!

蕭特的死狀甚為淒慘,遭殘酷凌虐的程度史上罕見,連最老練的刑警都不忍卒睹。 她身體裸露、頭部遭到重擊(可能先被打昏後才被人劫持凌虐)、身體被腰斬、嘴巴像小丑臉譜一樣,被割開至兩耳。至於其他的細節,不及備載(也不忍、及不宜備載)。

由於此案太過駭人聽聞, 正合「黃色新聞」(指以誇張、煽動新聞吸引讀者的報紙)的胃口,所以媒體瘋狂報導,讓該案迅速轟動全美。在洛杉磯,它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長達一個多月。

但太轟動卻引起反效果。一大堆想獲利、想成名、或神經病的人或提供線索、或主動投案(超過50人向警方自認是兇手) ,讓洛杉磯警方忙得人仰馬翻。報紙每發一則消息,就有一大堆由民眾提供的線索把警方淹沒。

於是,警力分散了、時間浪費了、偵辦方向被誤導了;警方花了三年偵辦,調查對象超過千人,但連一個主要嫌疑犯都無法起訴!

《洛杉磯每日新聞報》( Los Angeles Daily News)的記者杰瑞藍洛(Gerry Ramlow)後來痛心的說:「如果此案永遠無法偵破,都是記者害的!他們在警察局裡橫行無忌;糟蹋證據、扣住線索。警方花了好幾天才掌控案情。但在此之前,記者早己在警察局裡侵門踏戶、盤據警官的辦公桌、接聽打進來的電話。許多重要線索他們都隱匿沒有告訴警方,而是自己跑去偵辦!」無可諱言,「黑色大理花」成為世紀懸案,媒體是重大禍首之一。

當然,洛杉磯地檢處當然還是有嫌犯名單的,「落落等」的名單裡共有25人。只是嫌犯太多,正好反映出他們無法鎖定真兇!

約翰爾摩的著作,認定喬婕鮑爾多夫之死跟「黑色大理花命案 」有關。 (圖/取自網l路)

66年來,不少退休員警、偵探小說家和「鍵盤柯南」都加入偵辦此案,整合起來,目前尚有嫌疑的「嫌犯」約有10人。其中包括以下當重要的四個人。

1 曼雷(Robert M. "Red" Manley)

曼雷是蕭特失蹤前被目擊最後一個跟她在一起的人。案發之初,洛城警方把他列為頭號嫌疑犯。但是兩次測謊他都通過了。而且又有人作證支持他的不在場證明,警方只好把他釋放。當初曼雷因為精神狀態有問題從軍中退伍,此案發生後,他備受壓力,最後精神崩潰(他說「耳朵裡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被妻子送進精神病院;1986年去世。

2 馬克韓森 ( Mark Hansen)

經營脫衣舞夜總會的韓森,曾讓蕭特多次住在他的家。更重要的是,蕭特從聖地牙哥返回洛杉磯時,曾於8日(或9日)打過電話給他,讓他成為(已知的)最後一個跟蕭特說過話的人。

洛杉磯地檢處檢察官的檔案上註明韓森供詞前後矛盾;推測是韓森曾試圖跟蕭特發生關係,但被拒絕。韓森一直被列在重大嫌疑人的名單上;另外3名有醫學背景的嫌疑人,都跟韓森有關。更傳言說韓森跟黑道有來往,但缺乏直接的犯案證據,檢方始終無法起訴她。韓森於1964年病逝。

3  亞瑟雷克(Aruther Lake)

雷克是知名演員、由漫畫改編的電影/廣播劇《白朗黛》( Blondie)的男主角(飾演白朗黛的丈夫)。在「黑色大理花」命案發生之前,洛杉磯另有一宗著名懸案:內華達石油大王喬治鮑爾多夫(George Bauerdorf)之女喬婕(Georgette Bauerdorf),在1944年10月12日被人發現遭勒斃,陳屍家中浴缸,年僅20歲。

喬婕雖然是油王之女,但自力更生一個人跑到「好萊塢勞軍餐廳」( Hollywood Canteen)擔任服務生(也許是想認識名人)。據說,她在這裡認識了曾在此工的蕭特。更有目擊者指出,她倆都認識雷克。而且,兩件案子的犯案手法有許多雷同之處。

「黑色大理花」命案發生後,警方找來雷克問話。雷克到警局後自爆家世,他的妻子派翠西亞(Patricia Lake),是瑪麗安戴維斯(Marion Davies)的姪女(其實是私生女)。

瑪麗安戴維斯是誰?她是當時的女明星、鼎鼎大名的報業大王藍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情婦!曾連續 多年獲影評人票選為「史上最佳電影」的《大國民》裡,報業大王凱恩想捧紅的那個沒才華的歌唱家妻子,就是影射瑪麗安 。藍道夫赫斯特來頭太大,警方不敢得罪,於是把雷克放了。

4 喬治霍德(George Hodel)

1949年10月,專長公衛和性傳染病的醫生霍德因為被14歲女兒塔瑪指控企圖性侵;同年12月獲無罪開釋。但此案讓警方注意到他,把他列為「黑色大理花」案的兇嫌之一,從翌年2月18日至3月27日警方一直暗中監視他;其中包括在他家裝了兩個竊聽器,有18名探員對他展開調查。

在尚存的竊聽稿裡,霍德說過如下的話:「或許我真的殺了黑色大理花。但現在他們無法證明一點。他們無法再問我的秘書,因為她已經死了。」

1945年時,霍德的女秘書露斯史泊汀(Ruth Spaulding)死於藥物過量;當時洛杉磯警方也曾懷疑霍德涉案,但因為缺乏證據,案子後來被撤銷。1950年,霍德因涉及替人堕胎(當時屬非法醫療行為),潛逃至菲律賓,警方奈何不了他(直到多年後才返國)。

洛城兇殺組警探史提夫霍德,出書指控自己的老爸是殺死「黑色大理花」的真兇!(圖/取自網路)

但更「有趣」和弔詭的是,霍德的兒子:洛杉磯兇殺組的探員史提夫霍德(Steve Hodel)也相信自己的老爸就是殺死「黑色大理花」的真兇!

1999年,喬治霍德以91歲高齡在舊金山逝世。當時57歲、已是退休探員的史提夫,從繼母手中接過父親的遺物:一本手掌大的相簿。裡面有他小時跟父親合照的照片;翻著翻著,一名白人女子的兩張照片映入眼簾。她的皮膚很白,有一束烏黑的頭髮。兩張照片裡的她眼睛都是閉著的。其中一張照片,她頭上戴著白色的花。另一 張照片裡,她身體赤裸。而且,她可能是睡著了;或者是:死了。史提夫驟然驚覺,這女子就是伊莉莎白蕭特!

史提夫後來致力調查此案,建立他的「破案」,並且從2003年起出版好幾本探討此案的相關著作。史提夫的結論是:父親的醫生背景,可解釋蕭特的屍體為被切得整齊,以及對內臟、器官的處理手法俐落。

他認為性生活複雜的蕭特是父親的病人;後來變成他的女友。因為是性病專家,他曉得許多名人高官(包括警察)的性秘密,此一殺手鐧讓檢警不敢起訴他,最後讓他全身而退。

史提夫更大膽的懷疑,父親不僅是「黑色大理花命案」的真兇,著名的「口紅殺手」(Lipstick Killer)犯下的連環謀殺案,也是他幹的!原因之一是,這一連串兇殺案的最後一名受害者:6歲的蘇珊狄根( Suzanne Degnan),遇害的情況跟蕭特十分相似。

史提夫是所有研究「黑色大理花命案」的專家中最活躍的,還出現在Discovery頻道上解說案情。不過他也碰到不少鐵板。例如前面提到他父親留下的「蕭特」照片,蕭特的家人卻認為照片中的女子並不是她!《洛杉磯四部曲》的首部曲:《黑色大理花懸案》(Black Dahlia)的作者詹姆斯艾洛伊(James Ellroy),之前曾表示支持史提夫的推論, 但後來就表示不願背書了。

總結此一「世紀懸案」之所以一直懸而未破,歸納起來原因可有以下數點:

1 媒體炒作導致民眾瘋狂參予(提供線索或自認是兇手)。 干擾了辦案。

2 記者想當偵探,扣留線索,讓偵辦過程處處受阻。

3 伊莉莎白蕭特交往複雜,有太多的嫌疑人,卻反而讓警方始終鎖不定真兇。

4 警方怕得罪報業大亨等大人物 ,案子不敢往名人方向查。

5 洛城警檢存在著黑暗面; 貪污、包庇,讓真兇逍遙法外。而此一黑暗真相,正是 詹姆斯艾洛伊在《洛杉磯四部曲》裡所努力著墨的地方。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