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林育誼2012年8月自殺身亡,原因不明,「華盛頓郵報」刊出報導,提及一位曾質疑林育誼研究成果的袁姓(譯音)研究人員說法,似乎顯示林育誼尋短與此事有關。
任職台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的林育誼曾代表台大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合作,運用基因功能篩檢技術,發現兩種蛋白質「HDAC1」和「p300」,可調控與人類老化相關基因的AMPK,揭開細胞能量平衡之謎;在癌症及代謝症候群疾病治療機轉上,也有革命性突破,2012年2月研究報告還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2012年8月8日,林育誼被發現在院內辦公室內無生命跡象,經急救後仍不治,得年僅38歲,工作同仁與研究夥伴都不敢相信這個惡耗。當時急救人員透露,辦公室現場發現鎮靜劑、肌肉鬆弛劑的注射瓶。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在林育誼辦公室發現的鎮靜劑、肌肉鬆弛劑,若是同時實施打,就會造成無法呼吸的情況。
華郵報導,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室與林育誼共事過的袁姓(Daniel Yuan)研究人員表示,他曾針對林育誼的研究報告向自然期刊提出質疑,期刊方面後來請林育誼的研究團隊說明和更正,但就在林育誼應該提出回應的時間,他卻在研究室注射藥物自殺。
袁姓研究人員表示,就在林育誼被發現陳屍研究室後幾小時,有人用林育誼的電子郵件帳號寄信給他,怪罪他逼死林育誼。
報導說,袁姓研究人員已將這份由身分不明者發送的電子郵件存檔,電郵主旨是「你的快樂結局」。內文說,「育誼今晨過世。如今你必然對自己的成果非常滿意。」袁姓研究人員說,電郵內容令他震驚,甚至不由自主發抖。
在佛羅里達州長大的袁姓研究人員雖曾和林育誼共事,但兩人互動不多。他表示,他曾對研究室使用的方法提出質疑,但林育誼仍想擴大研究範圍到人類基因組,這也成為後來在自然期刊所發表報告的研究基礎。林育誼曾請他協助分析資料,但他認為研究方法有嚴重瑕疵而未同意。
袁姓研究人員後來遭到霍普金斯大學解聘,雙方不歡而散。華郵報導,他不滿的是,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對研究的質疑仍未獲得答覆。
林育誼曾談到,當年與妻子呂金盈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他因為對學術研究有興趣,2003年獨自一人遠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攻讀博士,直到2008年才回國。他坦言,當時離家遠赴美國求學的心情很難過,更因為分隔兩地,對於兩人的未來其實沒有把握,一切多虧有妻子的支持、包容,若不是她辛苦地扛起養育小孩的重責,好讓他可以安心赴美求學,自己現在不會獲得這份殊榮。
.ETtoday新聞雲提醒,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