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
出招護蟹過馬路有譜!19日在墾管處召開陸蟹保育會議,陸蟹專家劉烘昌建議下,將放棄實用性不高的「生態廊道」,改為水溝加蓋及護欄透空,各單位達成共識,全力幫陸蟹媽媽順利完成繁衍任務。
恆春半島是台灣陸蟹生態最豐富的地區,每年母蟹降海釋卵期,母蟹媽媽為了越過馬路,總有多數會被來往車輛輾斃路殺,據墾管處及劉烘昌統計,台26線砂島路段及滿州佳樂水路段,毛足圓軸蟹、奧式後相手蟹被路殺的比率最高,死亡時間幾乎集中於每年7至9月,農曆15至28日陸蟹產卵期,遇到暑假遊客人車數多時,死亡機率更高。
針對路殺狀況,不少生態保護人士希望墾管處及公路總局興建「生態廊道」,墾管處自九十一年開始研究可行性,綠島率先興建後,這幾年經劉烘昌團隊研究發現形成反效果。陸蟹不僅不會使用廊道,牠們為了走回道路,還得繞一大段冤枉路,165個陸蟹樣本數統計,位在廊道區域的陸蟹死亡五隻,沒有廊道區域反而零死亡。
劉烘昌博士表示,唯有解開陸蟹前往大海「導航模式」,才能做出適合設施,目前最好的作法仍是在產卵期以志工協助。墾管處保育課指出,每年遭路殺的陸蟹粗估數百隻,集體過馬路的港口村奧式後相手蟹過馬路遇到車輛經過,一次折損近千隻。會議初步結論,除了產卵季舉辦生態活動招募志工護蟹,近期將為路邊排水溝加蓋,方便陸蟹通過,並將路邊護欄盡可能透空,減少陸蟹繞行過遠遭路殺的機率。(新聞來源:民眾日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