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你為什麼非吃魩仔魚不可呢?(圖/資料照片)
記者鍾禎祥/採訪報導
「台灣沿海海洋資源嚴重枯竭,為什麼還有人非吃魩仔魚不可!」聽到有人鼓吹「魩仔魚放心吃」,海洋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鴻基憤怒地說,魩仔魚為大型洄游魚類之餌料,各國科學研究皆證實,捕撈這類食物鏈基層的雜魚會破壞海洋生態,台灣人拼命搶魚的食物吃還裝沒事,「為什麼我們不能更有遠見!」
2012年5月,《ETtoday新聞雲》「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報導獲得極大迴響,許多民眾自發拒絕食用魩仔魚,但日前有位號稱「魚達人」的男子李嘉亮出面駁斥部份「只有海鮮、沒有海洋!」報導內容,讓這個沉寂近一年的議題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李嘉亮強調,魩仔魚不會長大,不吃就會自然死掉,且食用魩仔魚是否真的會對生態有影響?沒有人知道。另有人引用漁業署資料,強調魩仔魚非「網路盛傳」的200種魚類幼苗,而是3種特定魚種。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屏東海生館研究員邱郁文博士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駁斥以上說法,強調捕撈魩仔魚所使用的細小漁網,常將各種種類的稚魚(未發育的大魚)一網打盡,很多非經濟性的魚也受牽累,「確實對海洋生態有影響。」
雖然多位漁民、漁販願為李嘉亮背書,保證有方法可避免混捕到雜魚,但邱博士也對此存疑,他說,據研究顯示,捕撈魩仔魚誤捕率極高,每次收網網中真正屬於漁業署定義的3種餌料魚可能未及一半,認為魚販與此議題有利益衝突,恐怕無法客觀看待事實。(編按:官方資料指出,魩仔魚誤捕率高達20%至70%)
「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廖鴻基向《ETtoday新聞雲》記者解釋,餌料魚會不會長大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很多魚靠吃這些小魚、雜魚維生,台灣人拼命捕撈餌料魚,造成上層食物鏈物種沒東西吃,結果就是我國漁獲量大幅下降,台灣沿海無魚、海洋資源嚴重枯竭。
記者出示「漁業署漁政組」的回函,漁業署認為透過妥適的管理,可合理永續利用吻鱙(音同「搖」,即長不大的餌料魚),包括「於經濟性魚類之繁殖期中,已規定連續3個月為吻鱙漁業禁漁期,……。」廖鴻基聽完後馬上回了一句:「都是官話!」
廖鴻基說,台灣沿海生態復育,短短3個月根本不夠。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灣海洋生態研究者舉例,台灣沿海資源就像爆肝的勞工,被壓榨了幾十年,漁業署居然幻想每年放3個月假休養就能恢復正常,根本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我們不能用更有遠見、更有智慧的作法來善待大海?」廖鴻基說,只要不吃餌料魚,慢慢地,就能吸引那些中、大型等更有經濟價值的魚聚集,屆時台灣漁業只會更好,為何非要現在狂吃「魩仔魚」不可?他放開嗓門大聲說:「這沒有道理呀!」
◄右邊那些被剔除的小魚,原本也有機會長成大魚......。(圖/莊嘉榮提供)
廖鴻基強調,漁市場所看見的只是表象,更多無辜受害的稚魚、魚苗,早在收網或甲板上就處理掉了,自稱「海物職人」的網友莊嘉榮提供照片給《ETtoday新聞雲》,證實廖的說法,多數混雜的「仔稚魚」在上船、批發時都會篩選,很多混捕的魚這時被剔除,僅留下刺公鯷、異葉公鯷、日本鯷這3種軀體近透明的「魩仔魚」。
其實不只海洋生態學家反對吃「魩仔魚」,營養學家也不贊成。台大醫院營養師郭月霞受訪時表示,「要吃很多很多小魚,補鈣的效果才能等同一杯牛奶」,考慮到對生態的影響,她個人也極力反對吃「魩仔魚」,「吃小魚甚至不如吃豆腐。」
隨著社會進步,人類可以不吃熊掌,可以不吃魚翅,現在的問題是,台灣人,你還要吃魩仔魚嗎?
▼「咱只有海產文化 無海洋文化 環境悲劇 毋知當時會當來收煞」(影/拷秋勤《灰色海岸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