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交通大學材料系教授黃國華及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陳昱勳,結合蛋白質電晶體與生物科技平台,成功開發「單分子基因解碼技術」,成本降至10%,時間從1天降為1小時,有助疫苗研發跟上病毒變化速度,將有助於「對抗禽流感H7N9!」
這項研究成果已在5月時,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奈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交大表示,基因定序是解開生命之鑰,基因是決定生物遺傳特徵的基本單位,位於DNA雙螺旋分子上,由四種特殊功能的核酸鹼基(G、A、T、C)排序形成,人類基因組含有約30億個DNA 鹼基對。
▼ 交通大學材料系教授黃國華(左)及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陳昱勳(右),結合蛋白質電晶體與生物科技平台,成功開發「單分子基因解碼技術」。(圖/交大提供)
黃國華指出,過去判讀病毒DNA聚合酶通常會加入螢光,需耗時1天以上,成本約50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研發團隊的第三代基因體解碼技術,只需1小時即可完成,成本降至10%,只要500美元(約新台幣15000元),且不需添加螢光,增加判讀準確率。
黃國華表示,H7N9是由3種不同禽流感病毒株基因重組而成。由於流感病毒容易變異,堪稱為病毒界的「百變天王」,若加快判讀病毒DNA,就能提早開發新藥與疫苗,且只需要一個病毒細胞就可進行檢測,不用擔心病毒數量不夠或取不到病毒的狀況。
陳昱勳表示,其他定序技術所碰到的侷限,在這個平台上都不是問題;這將是全球首次可以看到整個聚合酶合成過程,且不需要透過外加的螢光,排除其他不確定因素,完整呈現出聚合酶本身卓越的功能。
交大表示,研究團隊利用生物奈米科技取得關鍵技術,領先全球開發出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單分子蛋白質電晶體,將半導體元件轉換成一個靈敏的生物分子檢測器。全球基因定序商機龐大,從2000年至今,每年成長一成,已有2000億台幣的市場,產值相當驚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