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中國學生看到開心果,第一反應是把它叫做happy nuts,而不是pistachios。(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人們常說,學外語最好有外語環境。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7日公佈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所處的視覺文化環境對學外語有至關重要影響。哪怕一些潛在的背景視覺元素,比如母語文化的象徵性符號,也可能影響一個人運用外語的流利程度。
研究的領銜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博士後張抒解釋說,接觸美國文化不久的中國留學生,看見黑眼睛黃皮膚的人,第一反應是說中文,碰到外國人的第一反應是講英文。
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來自母語文化的象徵性符號,可能在潛意識裡觸發一個人的母語認知模式,改變他們應對特定社會情境的方式。
這種母語文化的視覺元素,對一個人運用第二語言的能力干擾到底有多大?該校研究人員對此展開了研究。
在第一個試驗中,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對著華裔面孔說英語,另一組對著歐美裔面孔說英語。結果發現,儘管第一組學生對華裔面孔感到比較親近,但他們英語的流利程度卻下降了,而第二組學生面對歐美裔面孔時卻沒有出現這種問題。
在第二個試驗中,他們讓中國留學生在有著長城和中國龍等中國文化符號,或有著自由女神像和國會山莊等美國文化符號的兩種視覺背景下說英語。結果發現,當這些學生看到長城等象徵中國文化的符號時,也出現了所謂的「文化觸發」現象,妨礙了他們對英語的流利使用。
研究還發現,這種「文化觸發」讓留學生更容易按照中文的字面翻譯來稱呼某一種物品。比如說,當這些學生看到開心果,第一反應是把它叫做「happy nuts」,而不是「pistachios」。這顯示中文詞彙結構,被不恰當的誤置到英語當中。
張抒說,有些留學生到美國半年就能說很流利的英語、以及很順利的融入美國文化,但有一些人三年五載後英語交流能力還是很有限,此一研究或許可以部分解釋其中的原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