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鹹菜桶 今成大里新地標

2013年07月25日 17:26

▲大里區公所在街口處設置醃製鹹菜用的「鹹菜桶」,除新的地標景觀外,也有激起思古情懷用意。

記者黃永順/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里區公所在街口處設置醃製鹹菜用的「鹹菜桶」,除了新的地標景觀標誌之外,也有激起思古情懷之用意,希望大家睹物勿忘早年大里醃製鹹菜的熱烈盛況。  

大里區昔日醃製鹹菜盛極一時,在全省有鹹菜王國之稱,可是目前所剩寥寥無幾了,區公所為喚起民眾對鹹菜王國的記憶,而在街口處設置一個「鹹菜桶」,每天過往的行人看到「鹹菜桶」,重新回味一下過去鹹菜王國的風光歲月。另來此老街作古跡巡禮的觀光客,也多憑添一點記憶。  

大里區大約在日治時期就陸續有人種植芥菜,並加以醃製成鹹菜,而在民國四、五十年代最為盛行,幾乎二,三戶都備有酸漬鹹菜的木桶。木桶口徑長達八台尺,高度則在七台尺左右。每一個木桶一次可酸漬一萬台斤的鹹菜。  

鹹菜的發展原因有三:

一是由於當時沒有冷藏設備,為了儲存食物,以待日後食用,而發展出醬鹹、酸漬的技術。

二是由於農民在二期稻作休耕時,較為清閒,農地也荒蕪著,於是在十一至十二月間,種植一種既容易種植、生長期又短的芥菜為副業,只需五十餘天就可收成了,這麼龐大的收成量,無法很快銷售完,因而將它酸漬成鹹菜。

三是酸漬鹹菜的成本很低,所需的材料只有鹽,大約每一百斤芥菜,需六到八斤的鹽;先將芥菜晾曬,再一層芥菜一層鹽平均的舖放、堆高後,以大石頭壓縮使芥菜發酵,即可成為風味絕佳的鹹菜。  

民國五十四年以前,大里供應全台灣的鹹菜,盛極一時,後來大里因為農村型態的轉變,由鄉村逐漸變為都市型,土地的昂貴寸土寸金,加上農村勞力的缺乏後,農民紛紛轉行不再種植芥菜,隨之鹹菜的行業由盛而衰,逐漸沒落。  

至今,每逢大里區舉辦文史的活動或是節慶時,安排導覽人員的解說,並引導民眾去走訪參觀昔日產製鹹菜最旺的一條巷弄,藉此回憶一下當年的盛況,感觸良多,不勝噓唏。(新聞來源:民眾日報)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