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是我的學生幫我照的。本文所有照片均為作者提供。)
文.圖/段煦
原題:我眼中的那條北極熊新聞
離開近極點地區已經有幾天了,這下好了,互聯網又來了。剛剛在百度上看了一下新聞,結果就遇到一張熟悉的照片被炒得很熱,照片的主角是:一隻死去的北極熊。這篇配圖的新聞很簡短,中譯文的發表日期是8月8號,標題是「關注全球變暖:北極熊被餓死」(不同媒體轉載略有不同),大體上是這麼描述的:「近日,在北極圈挪威Svalbard群島,驚現一隻瘦成『毛毯』的北極熊屍體,這隻本該具有超強大捕食能力的巨型動物,在一場北上搜尋海豹的絕望之旅中活活餓死……專家認為在不遠的將來,由於全球升溫冰融加劇,北極熊無法再在海冰上獵捕食物,牠們都將承受相似的命運。……北極熊的生命就是靠海冰進化而來的,牠們要靠海冰捕食海豹,而海冰面積的銳減使得牠們無處覓食,這就意味著北極熊溺水的可能性與同類相食率的上升,物種數量在普遍減少。」
我發現,關於這隻熊本身的描述部分很少,但其評論的部分卻很多,並旗幟鮮明,即歸結於「全球氣候變暖」。以往,遇到我感興趣的新聞,我總會問,真的是這麼回事嗎?因為,我知道,全世界的新聞都是有導向性的,就連標榜自己為最自由的國家新聞,也是有導向性的。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遇到我感興趣的新聞,我總想知道那些導向背後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湊巧的是,在我離開斯瓦爾巴德群島前往冰海的前一天,我正好在這頭北極熊的身邊,得以對它進行了近距離的觀察和影像記錄。
事情是這樣的,7月29號,當我們的船來到斯瓦爾巴德群島西斯匹卑爾根島北部的德克薩斯灣的時候,船上的探險隊長烏迪(所謂的探險隊並不是真正從事探險工作的冒險者,而是我們在陸地上考察時負責探路和保衛工作的船員)說,附近的岸上有一隻16歲大的北極熊死了,我們一會兒可以上去看看。我們問他為何對這隻熊的年齡能有這麼確切的了解。他說,挪威極地研究院曾經對這頭熊標記過,前不久,還回收了牠耳朵上的標籤。看來,烏迪和他的同事早就知道這頭死熊的存在,並且從挪威極地研究院那裡獲取了座標。
我們隨後在德克薩斯灣的一處古冰川原先的冰舌上登陸,那裡如今連冰渣子都看不到了,只留下一片凸字形的海灘,一顆大大的,圓圓的漂礫孤零零地呆在那裡。在漂礫的不遠處,就是一座十幾米高的台地,地上開滿了紫紅色花朵的無莖蠅子草,老遠就看見,一張大大的「熊皮地毯」鋪在那裡。
我看到,熊屍的外觀保存得很完整,頭尾軀幹上的毛皮幾乎沒有破損,四隻大大的熊掌上還保存著爪甲。的確很瘦,本該渾圓的熊屁股軟塌塌地舖在地上,脊柱部分頂著長長的熊鬃高高地屹立著,一副皮包骨的樣子。我記得當時的情景,對於這樣一具熊屍,我沒有感到有任何的意外,只是做了一般性的外部體格檢查和影像取證,就走了。因為,像這樣的野生動物屍體在野外,其實,並不罕見。因為,有兩個最直觀的證據顯示——這是頭老年的動物,並且老得吃不動東西了。
第一個證據是牙齒的磨損程度,這是體現大型哺乳動物年齡信息最可靠的證據之一。我看到,這頭熊的門齒和犬齒磨損得相當嚴重,右上側的犬齒齒尖已經磨損得相當渾圓,而另一側犬齒的齒尖,居然已經磨損得消失殆盡了。第二,這頭熊的爪甲也相當的鈍,彷彿已經很久沒有捕獵和磨礪過似的,這些都是老年動物最明顯的特徵。北極熊,靠長長的利爪和同樣長長而鋒利的犬齒把牠的主食——海豹拖上浮冰並肢解。失去尖牙和利爪的北極熊,無疑不管全球氣候變不變暖,牠的結局終歸只有一個:挨餓→消耗自己的脂肪→消耗殆儘後死亡。
(資料圖片:這張是我去年在朗伊爾賓照的壯年熊標本的齒)
(資料圖片:這張是我去年在朗伊爾賓照的壯年熊標本的爪)
況且,屍體長期曝露在空氣中,內部蛋白質和脂肪的部分總是最先腐爛,看起來會更加的瘦或使軀體趨於扁平。即使在極地,腐爛的速度比較慢,但這里數以千萬計的蒼蠅也會很快地把這些「最好吃」的部分先分解掉。在熊屍的一側,我用相機記錄下分別屬於不同世代的蒼蠅,幼蟲、蛹、蛹殼和成蟲,看來,蒼蠅的家族已經在這堆「食物」上生活了好幾代了。
在新聞故事的描述中——「一般來說,野生雄性北極熊的壽命都超過20年,過去數年間,科學家都在斯瓦爾巴特(斯瓦爾巴德)群島的南方區域捕獲過它並進行身體檢查,今年4月,科學家在同一地區見過它,當時的檢查結果為健康。可是3個月後,人們卻在250公里以外的群島北部發現了牠的屍體」,文中無限惋惜牠的「英年早逝」。但實際上,在不同地區北極熊的壽命是不同的,這與該地區食物的豐富度有著直接關係。誠然,在加拿大,或者是阿拉斯加甚至是西伯利亞,雄性北極熊的可以活到20歲,但是在斯瓦爾巴德,由於這裡生活相對艱苦,16歲的北極熊已經算是高壽了,而這個年齡的動物猶如龍鍾老人一般,即使在食物條件並不缺乏的情況下,也是極容易患病並出現「惡病質」(一般由消耗性疾病帶來的快速消瘦)而死去的。因此,筆者認為,年老導致的無法捕獵和進食,加之患病,可能是導致這頭北極熊死亡的直接原因。
在此指出,我並不反對做新聞要堅持自己的導向性。的確,全球氣候正在快速地發生變化,理應獲得關注,從近年來的幾次極地考察中,我有深切的感受。但在描述自然科學的問題上,媒體最好還是丁是丁卯是卯,先調查清楚再評論的好,不要過於武斷地指出或評論就是這個,就是那個。不然,打錯了比方會錯了意,還不如不說的好。
.作者段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授權《ETtoday東森新聞雲》轉載全文,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原始文章連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8-716106.html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