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素雯 攝影:©George Hammerstein、©Jon Arnold 圖片提供:Corbis 本文出自La Vie雜誌第113期】
以爵士大樂團的夜夜笙歌為序曲,揉合慾望與夢幻飄渺的浪漫故事為背景,但這個舞台主角並非是神祕的蓋茲比,而是更為迷媚動人的Art Deco設計,它以眩目華貴的身姿見證了1920年代的塵世繁華,並留下一整個世紀的風韻與暗香。
在今日,我們已習慣居住在摩天高樓裡,開車上班、搭高速鐵路與飛機旅行。但想像在一百年前,人們的生活才剛剛脫離泥巴地面與馬車,當工業化的浪潮席捲世界,新技術的發展與大量複製的生產模式,刺激了經濟的爆炸成長與市場蓬勃,這突如其來的文明大跳躍該是如何地震撼人心。
隨之而來的新型態生活刺激了大眾的消費慾望,電話、家電產品、廣告成為生活中無法取代的存在,廣播、唱片、爵士樂、電影與歌舞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交娛樂,在種種嶄新生活方式的影響下,更讓現代女性突破傳統束縛,以自信的新面貌─短髮、褲裝、齊膝短裙出現,參與各種社會經濟活動。
同時,旅遊的方便更激起眾人對於新世界的好奇,像是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便是1920年代的重要新聞,龐貝與馬雅遺址也都陸續有新的發現,並對20世紀的藝術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20至30年,在這一個瘋狂咆哮、人心狂呼猛進的十年,無怪乎被稱為「咆哮的二〇年代」(Roaring Twenties)。
融合工藝與現代設計的法國
在這樣的背景下,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形成便是有跡可尋的。Art Deco首先出現在法國,它可以說是法國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的反動。
和強調中世紀、哥德式、自然風格的新藝術風格不同,Art Deco主張機械性、幾何的美感,在材質的運用上受到同時期發展的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並且互相產生關連,同時也受到包括立體派、結構主義、未來派等的影響,1925年的「裝飾藝術博覽會」可以說是法國Art Deco的總體呈現。
法國的家具從巴洛克時代開始,便以極盡繁瑣與奢華的工藝著稱。
主要是服務上層階級的Art Deco,沿襲了法國的設計工藝傳統,尤其體現在豪華奢侈品,諸如珠寶、家具的設計之上,但它又同時積極在傳統中尋求突破,將單純的現代形式融進貴重高級的材料中,諸如紫檀木、皮革、絲綢、青銅、象牙、漆藝,目的當然是為了彰顯富貴與華麗的氣勢。
而在技術上也有許多運用傳統細木鑲嵌的工藝手法,將不同顏色、紋理的木材拼貼成現代風格的式樣,也受東方工藝影響,如漆器就被大量採用在家具與器物設計上。
活躍於巴黎的愛爾蘭女性家具設計師Eileen Gray就是Art Deco家具設計代表,她早期受到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建築師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啟發,其後遷往巴黎跟隨日本漆藝匠師菅原精造(Seizo Sugawara)學習製作漆器,也與現代主義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私交甚篤,因而她的風格混有Art Deco與現代主義。
在她為Suzanne Talbot打造的室內設計中,運用大量的鋼管結構家具與野生動物皮革,便是兼融兩者特色,其中名為「Dragons」的扶手椅後來被時裝設計大師聖羅蘭所收藏,並在他過世後2009年的收藏專拍中,創下設計家具的高價記錄。
法國的Art Deco同樣也表現在包括陶瓷、玻璃與漆器等工藝上,代表藝術家像是玻璃工藝家René Lalique與漆器工藝家Jean Dunand、金屬工藝家Edgar Brandt。
Lalique的玻璃工藝深受東方美學與新藝術風格的影響,設計包含香水瓶、花瓶、燈具與玻璃裝飾品,使用許多女性人體、頭像、動物造型的元素,並且運用噴砂或拋光來製造出不同的光影與氛圍效果。
而漆器工藝的設計師Jean Dunand,則在室內裝飾上也運用了來自東方的藝術,包括屏風、門、壁板與家具構建,表面的精細彩繪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另外,金屬也是Art Deco的重要應用材質,除了細緻的表面處理之外,這些金屬裝飾物品常常也鑲嵌了陶瓷、琺瑯、象牙、玻璃、寶石等,而更顯華麗。如設計師Edgar Brandt就使用青銅與鑄鐵來設計燈具,風格型態受到古埃及藝術的影響。
時裝配件與首飾,也是法國Art Deco不能忽略的重要設計成就。
法國在1905年前後出現了現代服裝設計,服裝設計師Paul Poiret與Coco Chanel將西方女性自束胸衣解放出來,開創了現代女性的自由穿著新世代。
隨著新服飾多元面貌的出現與日益增加的社交活動,首飾的樣式與設計也更加精采多樣,像是男性使用的領帶夾、袖扣與腰帶,女性的頭飾、項鍊、手鐲、胸針、耳環與戒指等,這些配件大量引用Art Deco的風格元素,包括古埃及圖騰與幾何造型,也讓這項精緻的工藝出現了不同於傳統的新潮面貌。
Art Deco在平面藝術與設計方面的表現,常以上流社會歌舞昇平的場景作為畫面主題,風格上也具有機械性線條與充滿埃及原始色彩的特色。
此時代表藝術家包括才貌兼具的女性畫家Tamara de Lempicka,其女體畫作和立體派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皮膚上的光線對比散發出金屬光澤,但她稜角分明的線條與色塊卻更顯柔軟與華麗,十分具都會感。
受到Lempicka的畫風影響而形成的波爾多派,代表畫家Jean Dupas的人物造型更為誇張,他也為《VOGUE》與《Harper's Bazaar》繪製封面,非常受到大眾的歡迎。
伴隨著商品的流通與廣告媒體的普及,尤其是時尚出版物的增加,如Dupas一樣許多藝術家也轉往商業領域發展,在專業的構圖與色彩訓練之下,讓這些宣傳品有近乎純藝術的極高水準。
像是俄國畫家Adolphe Mouron Cassandre為法國鐵路設計的海報「北線快車」,構圖大膽充滿緊張感,而Charles Gesmar為巴黎賭場設計的系列海報,包括當時著名演員Mistinguette的海報,都是屬於裝飾藝術的經典作品。
以建築為中心的美國Art Deco
與歐洲的「黃金二〇年代」(Golden Twenties)相比,美洲大陸的「咆哮的二〇年代」所迸發出的文化能量更是驚人。
西方文明的舞台正式從歐陸轉移到美洲新大陸,美國士兵也自歐洲前線帶回了歐洲文化的精華,世紀初的移民潮更在美國這塊土地上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與型態。
紐約作為新大陸的迎賓站台,也是它最為戲劇化的十年,宛若一夕蛻變的美麗佳人,丰姿綽約地展現了新時代與新世界的樣貌。
雖然當時巴黎仍是現代藝術發展的中心,但是在紐約卻也自己開展出了另一種新的藝術樣貌─以大眾為基礎的表演藝術形式,如音樂劇、歌舞與爵士,在西岸的好萊塢也積極地拓展電影產業。
這些大眾藝術仿似城市的養分,是這座汲汲於利益的資本大城在夜幕低垂之後,獲得慰藉的來源,也正是紐約Art Deco的養成背景。
和巴黎以家具、家飾與奢侈品發展出的Art Deco風潮不同,紐約的Art Deco以建築為中心而發展,家具、家飾與藝術也依附在建築下而產生。
19世紀末紐約為增加更多商業用面積,而開始大量興建摩天大樓,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經濟重心從歐洲移轉至美國,更帶來了摩天大樓興建的高峰,甚至在西岸的好萊塢也因電影院設計而自行發展出了「加州式Art Deco」。
Art Deco建築幾乎已經成為紐約天際線的代表,也成為了紐約這個大都會的象徵,諸如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與洛克斐勒大廈。
這些高樓建築在沿襲羅馬與希臘的建築風格之外,一樣具有法國Art Deco的特色:裝飾性、埃及圖騰、幾何、機械性元素,並加入了美洲的馬雅與印第安文化特色,以及在紐約盛行的爵士音樂風格,這些特徵大多出現在建築的塔樓頂上、後縮牆(setbacks)邊緣或是一樓基座的柱牆與大門邊飾上,以石刻、磚雕或是金屬浮雕的方式呈現。
而室內設計則通常會有極度挑高的大廳,加上華麗眩目的大型吊燈或座鐘、馬賽克鑲嵌地板,牆面則裝飾大型壁畫或浮雕,並精心點綴以精緻的工藝品,尤以金屬裝飾最為常見。
裝飾藝術風格的熱潮雖集中於1920∼1930年間的十年,但它的影響卻廣遍全世界,除了歐陸與美國之外,在英國、甚至中國上海都可見到Art Deco建築。
而影響的層面除了建築與家具、家飾與織品之外,在當時開始普遍的汽車、家電、收音機、產品包裝,也可以看到它的多采樣貌,直至今日仍可看到它的深遠影響。
Art Deco之所以擁有如此所向披靡的魅力,是由於它為現代主義的工業化與堅硬形式開了一扇柔軟、而具有人文色彩的可能性,將機械工業化的模組生產與傳統工藝,做了一個折衷而和諧的結合,即使它最初是為了服務華貴階級而生,卻同時為整座城市添加了華美的質感與大器的風景。
【完整內容請見 2013年09月號】
◎更多最新美學生活快訊請至 la vie設計美學家
la vie設計美學站 粉絲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