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高溫釋毒 薯條、洋芋片吃多恐致癌

我們想讓你知道…提醒讀者,米飯是穀物,所以少吃鍋巴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香脆美味的薯條,一根接著一根入口,不過民眾可得當心,吃進美味的同時,也將可能把致癌物吞進肚子。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稱FDA)發布一項消息,經長時間高溫烹煮的植物性食物,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醯胺」,其中炸薯條就在名單之列,吃多恐有致癌的風險。

▲FDA近日指出,植物性食物若經長時間高溫油炸或烘烤,會釋出有毒物質「丙烯醯胺」,攝取過量恐影響神經,甚至致癌。另外,馬鈴薯的「丙烯醯胺」含量又比其他植物性食物高,其中以薯條最為常見。(圖/網友提供)

FDA近日發布一份研究布告,指出植物性食物如果經長時間高溫烹煮,會產生大量的「丙烯醯胺」(crylamide),在薯條這類的油炸食物中特別常見。「丙烯醯胺」是糖與胺基酸( amino acid)的化學作用產生的,也會在穀物、蔬菜、咖啡、麵包及水果乾…等食品中出現,只是馬鈴薯的含量比例特別高。

「丙烯醯胺」主要用於造紙、染色、塑膠及處理飲用水、廢水、汙水…等工業用途。根據實驗,動物體內若含有高比例的「丙烯醯胺」,致癌的風險也相對增加,而人攝取過多會傷害神經,雖然還沒針對人類做長期的實驗,但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卻對食物中所含的「丙烯醯胺」問題感到堪憂,認為需要做更多相關的研究。

對此,美國食品雜貨製造商協會指出,人體每消耗40%的卡路里,就含有「丙烯醯胺」,而烘烤或油炸的食物特別容易產生「丙烯醯胺」,但若以水煮或清蒸的方式烹調食物就能避免。

而FDA也提出幾項忠告:

首先,民眾應杜絕或少吃油炸食物,甚至可以調整飲食習慣,改以清蒸、水煮、甚至能生吃的食物就生吃。

第二,特別酥脆或焦掉的薯條可能含有大量的「丙烯醯胺」,所以民眾若執意一嚐薯條美味,盡量以炸得金黃的顏色為主,不要吃呈現褐色的薯條。

第三,烤吐司時,不要吃焦黑或烤到泛黃的部分。即便是煮其他食物,也不要把食材煮到「過熟」,且溫度最好拿捏在攝氏120度以下,這個溫度是產生「丙烯醯胺」的門檻。

最後特別提醒民眾馬鈴薯絕對不要冰在「冷凍」,否則料理個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的「丙烯醯胺」。平常只要把馬鈴薯放在像儲藏櫃這類陰涼的地方就能保存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