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衛生棉條 14歲少女中毒死亡

▲14歲少女娜塔莎第一次使用衛生棉條竟送命。(圖/取自BBC網頁

記者林蕙娟/綜合報導

英國威爾斯14歲少女娜塔莎(Natasha Scott-Falber)第一次使用衛生棉條,竟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而不幸死亡,她的家人希望她的死能提醒世人關注這罕見卻致命的疾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娜塔莎的家人在臉書(Facebook)指出,「一般來說,如果在體內放置衛生棉條的時間過長,可能引起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但是,娜塔莎是跟著使用說明、正確地使用衛生棉條。然而,卻也純粹是因衛生棉條置入她的體內,而導致中毒性休克症候群,這種疾病非常罕見,但也非常致命。」

家人形容,娜塔莎是漂亮、有天份、善良和風趣的女孩,就和一般年輕人一樣,愛唱歌跳舞、喜歡表演和彈吉他,她懷抱著站上倫敦西區劇院演出的夢想,卻在今年2月14日情人節上午辭世,死前一晚,她看著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還說自己感覺好多了。

死前5天,娜塔莎出現發高燒、嘔吐、腹瀉、頭暈等症狀,醫生原本以為她感染諾羅病毒,但治療卻沒有效果。在英國,一年約有40人感染中毒性休克症候群,通常是因為無毒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侵入血液,轉化成毒素,又因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而容易誤診;以娜塔莎的例子來看,雖然按照指示使用衛生棉條,但仍不能倖免。

保柏(BUPA,英國最大醫療保險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仍無法完全確認為什麼使用衛生棉條與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有關,但衛生棉條的吸收量(衛生棉條吸收經血量)被認為是一個因素。」該公司建議婦女,「使用衛生棉條,要選適合自己經血量的棉條,也就是『最低的吸水性』才適合,並且經常更換棉條,睡覺時改用衛生棉。」

至於為何要選「最低的吸水性」,是因為如果吸收力太好,可能使陰道太乾燥而致黏膜受傷,讓裡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血液產生毒素。

娜塔莎的家人在臉書感慨,所有的家庭成員非常震驚和遺憾,就這樣失去這個美好的女孩,「有一件事我們可以做,就是替娜塔莎幫助他人,透過宣傳活動,讓大家認識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我們決定,至少在英國讓大家認識它的症狀、有什麼風險。」

04/01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72 2 508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國際熱門新聞

宏都拉斯白蝦出口暴跌 認了想回台灣市場

冰島火山出現「群震」! 岩漿噴湧而出專家急示警

躲過川普關稅 日車廠「超狂布局」保命

川普背棄烏克蘭 龍應台投書《紐時》:台灣時間不多了

簽書會「0人參加」超心碎 女暖舉讓他變暢銷作家

川普擬收回晶片補助 要大家學學台積電

菲參謀總長:若台灣有事「菲律賓必將捲入」

川普暗示:DOGE將在某時間點喊停

白宮:川普關稅4/2立即生效 傳新選項「稅率比20%低」

緬甸「火化屍體」堆成山!

川普對等關稅4/2生效!那指終結連4黑 聯電ADR跌逾2%

孩子媽控斷金援「賣車維生」 馬斯克反擊了

共軍演習時機巧合!CNN:考察美護台決心

4陸男「闖曼谷倒塌大樓」確定判刑!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