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園概論(上)
圖・文/京都旅人
庭園介紹會由淺入深,相信對喜愛日本庭園會有幫助。一開始會先從最大範圍的日本庭園庭園的歷史、樣式及變遷這三部分開始做個簡單的介紹。
概論結束後,會稍微縮小範圍並增加深度,進入池泉庭園篇及枯山水篇,最後則會進入個別庭園的介紹。另外,雖然標題是日本庭園,不過主要是以京都庭園做為介紹主體。
首先,與日本庭園有關的文獻記錄,首見於日本最古的正史書『日本書紀』之中。書紀第二十二卷中記載,推古12年(604),百濟人路子工(又名芝耆摩呂(しきまろ))稱「臣有小才 能構山岳之形」,天皇遂命其「構須彌山形及吳橋於南庭」,推古32年(624)「家於飛鳥河之傍 乃庭中開小池 仍興小嶋於池中」等,這些文句除了記錄了庭園的歷史之外,也讓後人得以概略了解到當時庭園的景象。
日本庭園的樣式則分別有以池為中心展開的「池泉庭園」,用白砂及石組構成的「枯山水庭園」,茶室前的「露地庭園」等三大類。
池泉庭園又分為池泉舟遊式、淨土式、池泉回遊式、池泉鑑賞式等樣式。枯山水庭園主要則有平庭式、枯池式、枯流式、築山式等樣式。
圖:神泉苑舟遊圖
插圖是寛政11年(1799年)出版的京都觀光旅遊書『都林泉名勝圖會』,京都俳諧師秋里籬島著書,插圖是佐久間草偃、西村中和、奧文鳴等三名繪師所繪。
以時代來劃分的話,奈良時代(710-794)、平安時代(794-1185)、鎌倉時代(1185-1333)皆以池泉庭園為主,平安的前期的庭園樣式是乘坐小舟於池上賞花觀月的「池泉舟遊式庭園」。
平安時代後期,在佛教的末法思想的影印下,貴族們相競建造代表極樂淨土的「淨土式庭園」,之後的鎌倉時代的庭園承接平安時代的池泉庭園為其主流,但除了原有的舟遊方式之外,還新增以池為中心漫步賞景、迴遊形式的「池泉迴遊式庭園」。
圖:大覺寺大沢池觀月會(平安時代前期,池泉舟遊式)
圖:平等院(平安時代後期,淨土式)
圖:天龍寺(鎌倉時代,池泉迴遊式)
圖:鹿苑寺(鎌倉時代,池泉回遊式,淨土式風格強烈)
進入室町時代(1336-1573)後,在主政者足利氏的大力支持下,以禪宗寺院為中心建造枯山水庭園。以白砂作水,石組為山,偶加入青苔黑松等其他要素,表現「禪」、「悟」等抽象的世界觀,擁有高度精神思想的枯山水庭園將日本庭園帶入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同時也確認了枯山水庭園的地位。
圖:慈照寺東求堂(室町時代,池泉迴遊式)
圖:龍安寺(室町時代,枯山水庭園)
安土桃山(1573-1603)及江戶時代(1603-1868)池泉庭園再度抬頭,其中又以顯示廣大豪華宅第的鑑賞式庭園最受青睞,在江戶幕府政權下,各大名相競在領地內造築大型庭園,也因為這樣的需求大增,日本庭園造築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頂點。如著名的日本三大庭園的「偕樂園」、「兼六園」、「後樂園」,或是有建築奇績之稱的「桂離宮」等庭園,都是在此時代建成。另外,此時代最著名的作庭師莫過於大名、茶人的「小堀遠州」了。
圖:桂離宮(池泉鑑賞式庭園)
圖:智積院(池泉鑑賞式庭園)
在此同時,隨著茶道的發展,茶室前的庭園「露地庭園」,經千利休、古田織部到小堀遠州師徒3代之手,茶庭作庭規範底定,江戶初期到中期期間,露地庭園發展到成熟的時代。
圖:圓德院北庭茶室前
圖:靈雲院茶室前
自江戶中期以後,著重寫實的自然風景的借景庭園逐漸受到注目,這股風氣一直持續到明治時代,由小川治兵衛集大成,自然風景為主流的庭園造景融合遠景借景庭園被廣為建造。
圖:平安神宮(借景庭園,小川治兵衛)
圖:無鄰庵(借景庭園,小川治兵衛)
進入昭和時代後,鬼才「重森三玲」及有昭和的小堀遠州之稱的「中根金作」等造庭師,跳脫傳統造庭框架,現個人強烈色彩的現代式庭園(稱昭和式庭園可能比較合適)出現,引領近代造庭界。
圖:東福寺方丈庭園(重森三玲)
圖:松尾大社(重森三玲)
圖:妙心寺退藏庵余香院(中根金作)
圖:城南宮樂水苑(中根金作)
庭園概論介紹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庭園的歷史及演變應該有初步的認識了吧!下回準備介紹池泉庭園,敬請期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