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日前,鹿港居民林鐘靈先生因病逝世,因其從小家庭貧困無錢購買書籍閱讀,而他非常喜歡讀書,曾經因為要讀書而利用鄰居的燈光讀書,所以,他生前有一個心願,就是捐贈書籍讓學生能有書讀,進而從小紮根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帶動社會上讀書的氛圍,推動書香社會,於是,他的家屬便在他過世後來實現他的心願,運用一筆五十萬元的經費購書,捐書給鹿港福興地區的國中小學、鹿港幼稚園與鹿港鎮立圖書館,讓學生們能夠借書讀書進而熱衷讀書。
本質上,捐贈書籍推動書香社來讓我們的社會更好更進步,這是佳事一樁,對於捐書者而言,應該希望他的捐書善行來引發共鳴,甚至興起「拋磚引玉」之效,這是打造一個善而有禮社會的具體實踐,而推動書香社會人人有責,如此,始可打造出一個美好的社會,捐書所引起的後續效應與對學生們的助益,當然是無法量計的,有人起了頭,「蝴蝶效應」才會來產生,所以,為了讓社會往書香氛圍前進,自應多多鼓勵此種公益行為。
依林鐘靈家屬指出,其從小家境貧困,租了一間房子居住,度過了貧窮坎坷的童年歲月,因為喜歡讀書但是卻沒錢買書,所以,只能以借書的方式來充實自己,也因為他本身喜歡讀書,所以,經過自學通過公務人員的考試,經歷了人生的這一段坎坷的人生歲月,是讓他更知福惜福,也萌發了他贈書遺愛人間的心願,所以,他的家屬便以五十萬元的經費購買童書與寫作方面的書,來讓弱勢家庭的學生們能夠能減輕購買書籍的經費壓力,而有更多的書可以讀,替他完成心願。
作家柏楊曾經寫過一段「閱讀不能取代」的文字,他說:「世界上,除了生命不可取代,健康不可取代之外,閱讀同樣的也不可以取代。廣播、電視,以及電腦,威力都無與倫比,但只能給我們資訊,不能給我們智慧,所以不可能取代閱讀。智慧需要累積,累積需要消化,消化需要時間與空間。沉靜的反覆閱讀,細嚼慢嚥,是培養智慧的管道。」足見,閱讀不僅能獲得快樂,透過閱讀更是增長見聞的好方法,但是對於窮困家境的學生,要有足夠的經費買書,顯是難事,也唯有透過善心人士的捐書來豐富學校的藏書,才能讓這群弱勢的學生更有機會借書讀書進而培養閱讀的興趣,終身受惠。
如今,雖然林鐘靈已逝世,但是他的愛心遺留人間,家屬幫他完成了他的捐書願望是讓社會上動人的故事再添一樁,除此,更應該感謝的是,這社會上有不少的人在充實自己之餘,也還認真的在持續推動書香社會,此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生活內涵,也使得他們在捐書的過程當中讓自身的生活充實,富有意義,而當社會上飄起了陣陣的書香花絮,芬芳讓人內涵外化時,這是多美的一件事啊!
●作者李福生,現居彰化縣鹿港鎮,自由撰稿人。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