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衝到路上了… 你不知道的自行車進化史

▲微笑單車YouBike,是大台北地區普遍的休閒或勤交通工具。(圖/記者盧姮倩 攝)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4年1月,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 的Anders Gustavsson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社會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Cycling as Innovation in Norway and Sweden》(挪威和瑞典的自行車革新史),從社會地位、經濟、年齡、性別、工作/休閒、安全/危險等多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挪威和瑞典兩個鄰國之間自行車的革新過程(點擊閱讀原文)。

作者談到,我想要說一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的自行車技術革新,這篇文章將從環境的變化入手分析自行車的變化。你騎自行車的感覺怎麼樣?是好還是壞?我想要從人們騎自行車的經驗和感覺來進行敘述。這是一個由瑞典隆德大學發起的活動:「自行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Cycl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原始資料來自挪威和瑞典的民俗檔案館,收集了來自挪威全國各地的普通民眾的自傳。瑞典的材料來自於哥德堡的民俗檔案(IFGH DAGF),涵蓋瑞典西部和烏普薩拉的民俗檔案(ULMA),ULMA包括瑞典中部和北部的史料。

最古老的1900年代初的史料是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免費收集的,2013年在哥德堡的民俗檔案管也列出了一個列表:自行車和騎行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Bikes and bikers yesterday,today ,tomorrow)。照片檔案分別來自:哥德堡民俗檔案管、斯德哥爾摩北歐博物館數字博物館、烏德瓦拉布胡斯博物館、奧斯陸挪威民俗博物館,也有一些我自己在瑞典西部野外調查時拍的照片。

我之所以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是因為我個人非常喜歡騎自行車,我認為騎自行車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即使是在糟糕的天氣,也經常有人問我:「你今天騎自行車了嗎?」我認為騎自行車激發了我大腦的靈感,我獨自一人騎自行車時,經常能夠獲得新的研究想法和靈感。

【最古老的自行車】

最早的自行車也被稱為手壓車,在普通民眾中被命名為「高輪」,因為它前輪明顯的高於後輪。人要坐在頂部,有兩個腳踏板驅動車輪旋轉,剎車就是一個簡單的手閘。這種自行車在19世紀90年代初期在瑞典開始生產,19世紀末在瑞典和挪威流行。這種類型的自行車的歷史非常短,可以被認為是自行車的一個初始階段。在20世紀初期,自行車的外觀和設計經歷了許多重要的變化,木製的輻條替換為鋼的,輪子也替換成橡膠車輪。

【社會和經濟地位】

20世紀初,自行車只有有錢人才買的起,當人們買了一輛自行車的時候還會特地到照相館拍照留念。後來,自行車的價格開始逐漸下降,老百姓也能買得起了,特別是年輕的男性通常會努力攢幾個月的錢去買一輛自行車,20世紀初,一輛自行車的價格大概是100至140美元,是一個農場工人5、6個月的工資。當然,如果你買一輛二手自行車就便宜很多,一個瑞典人他在1918年買了他的第一輛自行車,這是一輛二手車,花了他65瑞典克朗,那時候他的薪水是每月20瑞典克朗。那時候買一輛自行車是有非常多的好處,不僅實用,而且還能彰顯出高的社會地位。

【年齡和性別】

雖然年輕男性們熱衷於自行車,但他們的父親對此並不太感興趣,他們對這種新的技術持懷疑態度,在農場,馬依然是老年人的交通工具。在農村地區自行車的流行對牛奶的運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那時候人們通常把東西掛在車把上或是綁在後面的行李架上。

那個時候,老年人買自行車主要是用於騎車上下班,這比步行節省了時間,並且更加的方便。但四十多歲的人比年輕人更難學會騎自行車,同時,年輕人學騎自行車也是不容易的,因為那時的自行車又笨又重。當時還沒有兒童自行車,小孩只能學騎成人自行車,後來慢慢出現了小型的更方便騎的自行車。通常孩子會在14歲在教堂舉行儀式後得到一輛自行車。此外,孩子們會騎自行車幫父母去商店買東西,這樣的差事也鼓勵了家長給孩子買自行車。

年輕人的社會交往空間得到了很大的擴展,這一切都多虧了自行車。年輕人有機會遠離自己的社區去旅行,結識更多的人。週末,還可以去舞廳跳舞。當年輕女性得到了一輛自行車,主要的吸引力當然是旅行,女孩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們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地通常是一起去洗澡。

女式自行車比男式自行車出現的稍晚,但在1920年代挪威和瑞典女式自行車已經並不罕見。女人需要一個護鏈罩保護她們的衣服和裙子不被鏈條掛到,在1900年代初,女性穿褲子是被視為不合適的。

【休閒】

在1920年代,由於勞動的規定,人們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從1930年代起,人們有機會在夜晚和周末騎自行車,還有暑假期間。挪威1936年以及瑞典1938年時,人們有了為期兩週的假期(挪威1947年三週,瑞典1951年三週),這意味著可以​​安排數天的自行車旅遊了,人們在簡單的穀倉或旅館中過夜。有時候,人們騎累了還可以免費搭乘一段時間的卡車。

【特殊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1920年代和30年代,汽車開始與自行車競爭,當人們能買得起一輛汽車時,很多人都放棄了自行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突然改變了這一現狀,人們又恢復了騎自行車,但那時候自行車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橡膠輪胎,因此,每個人都被迫沒完沒了的修補舊輪胎。

那個時候自行車旅遊依然沒有結束,相反,依然非常受歡迎。女性可以騎著自行車,在後面的行李架上帶上她的衣服去別墅避暑。此外,由於德國占領了挪威,週末時人們試圖到鄉下去買食物,但德國當局認為這是一個非法的黑市行為,所以在晚上,人們的自行車行李通常會被檢查。

當戰爭結束後,挪威人能夠騎自行車越過邊境到瑞典找到稀缺商品,特別是服裝面料。直到1960年,挪威的私家車還是非常少的。運瑞典的貨物到挪威是要交關稅的,但海關人員看到那些走私女性騎著自行車,並在身上包了很多層的布料時,通常都假裝沒看見。在婚姻方面,那個時期,在挪威和瑞典的邊境地區,瑞典男性擁有著巨大的一個優勢,因為他們有汽車,而挪威的男性青年還在騎自行車。

一名在邊境附近出生的瑞典人說到:「在挪威,瑞典男孩非常受歡迎,挪威的男孩站在自行車旁邊,而瑞典青年則開著他們的又大又漂亮的汽車,他們約走了許多挪威女孩。」

【騎車的危險】

騎自行車平衡感是很重要的,有人在日記中提到,1884年5月27日,他一天之內摔倒了兩次。很多成年人想要學習自行車,但是嘗試後很多都放棄了。而且在下坡時由於剎車必須是手閘,所以下坡時非常容易受傷,也有些女性的裙子不幸被捲入鏈條中。在冬天和春天地面解凍的時候路況通常非常遭,騎自行車更是非常危險的。而且自行車車胎非常容易被扎破,長途旅行時人們必須隨身攜帶一個修補工具箱。而孩子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通常不得不走回家。

騎自行車的人對於道路安全不是很放心,汽車數量的增加讓自行車已經無路可走了,一些喜歡騎自行車的人表示:「汽車破壞了騎自行車的樂趣。」自行車道的出現增加了騎車的安全性,但偷盜問題卻日益增加,人們說,1950年代根本沒有人會偷自行車,他們根本不需要上鎖,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我們需要社會道德來約束這些偷盜。

【合作與共同擁有】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每個農場或家庭,不會有超過一輛自行車,這就暗示著在同一個家庭中的幾個人需要共同使用一輛自行車,大家會坐在後面的載物架上、前面的橫樑上,或是車把上。一個瑞典工人回憶說,他們在森林裡工作,大家經常同時分享一輛自行車,第一個男人騎一段距離,然後把車子放在路邊,繼續步行走,等下一個人走到車子這裡再騎上走,就這樣循環騎車子,直到到達工作地點。

【來自環境中的不同的反應】

人們看到新的不熟悉的事物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懷疑,雖然自行車吸引了許多關注,但也導致了很多恐懼,這是第一種比馬跑的快的車,有一個瑞典女性,第一次看見一個男性在快速的騎自行車,她非常害怕,以為的魔鬼衝到路上來了。

而且,由於那個時代自行車象徵著高的社會和經濟地位,所以它還會招致鄰居的嫉妒,有時候鄰居可能會故意放掉你車輪胎裡的氣,最糟糕的可能還會砸爛自行車。

【騎車的感覺】

顯然多數騎自行車的人的感覺是積極的,早些時候有一些消極的方面之前已經提到過了。孩子們通常都認為學習騎自行車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認為自行車是一個好朋友,生活多了很多樂趣。一個6歲的小女孩有了一輛自行車,雖然她還夠不到自行車的座位,但是她非常高興:「自行車是我最好的朋友,可以帶我找到更多的朋友,我是如此的快樂,我把它放在我的窗前,這樣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它。」一個女性說:「我真的非高興我可以騎自行車,風吹過我的臉龐和頭髮,那是多麼美妙和自由的感覺。」

年輕人可以騎著自行車,欣賞路邊的風景,當年輕的男性有了一輛自行車,他們可以騎著它去酒吧和舞廳,那些男子總是講述他們騎車載著一個女孩送她回家,最後收穫了一個美妙的吻,他們回憶說:「那種幸福的感覺會一直持續到我回到家。」

近年來,媒體們都開始討論自行車的環保效益,一個強調環保的女老師這樣講:「我認為自行車是一個很好的發明,它即不汙染空氣,也不浪費地球資源,這就是我為什麼騎自行車而不是開車的原因,儘管我1952年就買了一輛汽車。」

【兩國之間的差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占領了挪威,使得挪威人的生活極其艱難,然而,顯而易見的,在那時瑞典自行車的供應也是短缺的。當時唯一的區別就是,瑞典人騎車不會受到德國兵的檢查。戰爭結束後,挪威直到1960年私家車仍然很少,因此,自行車依然在交通和旅遊度假中的非常重要的。兩國的另一個區別就是,由於挪威西部和北部有許多陡峭的山谷,路況不如瑞典的好。(新聞來源:科研出版社/爾灣閱讀)

原文連結:http://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1718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