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
重現華文圖書出版最重要一條街「重慶南路」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於台北國際書展策劃了「思想,重慶南路」特展,利用現代的數位科技展出日治時期台灣最大書店「新高堂」照片,並向三民書局、明星咖啡廳及世界書局借出珍稀展品,包括全球唯一一台擁有「注音符號」的鑄字銅膜。
▲新高堂書店為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書店。(圖/書展基金會提供)
「思想,重慶南路」特展帶領讀者回味1950~1980年間,重慶南路書店林立、聲勢壯大的時期,其中首度曝光的全球唯一一台擁有「注音符號」的鑄字銅膜,是當時三民書局為了印製鎮局之寶《大辭典》特地製作,由於辭典的字體需要注音輔佐,才展生了這套獨一無二的銅模,而費時14年編纂(1971~1985)的《大辭典》更是開啟了三民書局的造字工程,這套銅模於書展期間提供民眾欣賞。
▲三民書局的鑄字銅膜是全球唯一有注音符號的銅膜。由於一般印刷廠銅膜都是採用日本漢字銅膜,字型不標準缺字又多,三民創辦人劉振強因此決心自刻銅模進行造字工程,請人撰寫所需字體,寫好字後交給華文銅模廠雕刻銅模,銅模再交由台中市的中台印刷廠灌鑄成字,並排好版。(圖/書展基金會提供)
2月8日10:45~11:45將邀請台灣僅存鑄字工廠「日星鑄字行」負責人張介冠,與迄今仍不斷在建立明體、黑體、楷體、長仿宋、方仿宋、小篆等六套字體的三民書局董事長劉振強,兩位造字人首度相遇對談「我的漢字夢」,將漢字的美傳承給下一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