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各地30位志同道合的鳥建築志工,齊聚農博公園,土法煉鋼,以35天時間,建造令人驚豔土角厝鳥巢,蘇治芬表示,30位志工採自然建築工法,承襲老祖宗智慧,以泥土、草桿等天氣建材,砌成土角厝,讓土地呼吸,貼近農博精神。(圖/雲林縣政府)
地方中心/雲林報導
來自全國各地30位志同道合的鳥建築志工,齊聚農博公園,土法煉鋼以35天時間,建造令人驚豔土角厝鳥巢,雲林縣長蘇治芬表示,30位志工採自然建築工法,承襲老祖宗智慧,以泥土、草桿等天氣建材,砌成土角厝,讓土地呼吸,貼近農博精神。
蘇治芬與30位鳥建築志工,26日在鳥巢舉行座談會,鳥巢志工分享構築鳥巢的甘苦談,蘇治芬指出,鳥巢建築從雲林土地長出來,散發芬芳的泥土味,是珍愛土地、友善環境的自然建築。
來自台中志工楊玲琴,到農博工園學會土角厝構築工法後,已在雲林購置農地,興建土角厝,以親近土地,楊玲琴表示,現代建築冷冰冰,缺少呼吸及對土地的感動,而自然工法建築是老祖宗千年智慧結晶,低耗能、低排碳建築工法,對環境最少破壞,是最完美建築技術。
30位鳥建築志工,在農博公園學會自然建築工法與技巧後,在嘉義等地興建乾式生態廁所,獲得極大迴響,志工孫小毛指出,生態廁所內鋪設木屑、稻穀等,會吸附排泄物味道,除可製造天然的肥料,更不會造成空氣污染,是最天然的廁所。
來自台東志工柯育英,也以「換工、互助」方式,正在台東興建土角厝,重溫土角厝感動,柯育英指出,自然工法建築最環保,讓人、土地及環境自然的融合,對土地省思最佳教材。
30位鳥建築志工,脫下鞋子,雙手踩進泥土坑內,挽起袖子,運用自然的建築工法,以土磚、編竹泥、捏土及草桿夯土牆,合力建造令人遺忘土角厝,構築友善的建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