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群眾5日連辦3場人民議會,審議民間版、行政院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圖/東森新聞)
記者賴映秀/台北報導
反服貿學生5日進行人民議會,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審議」行政院版與民間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希望監督條例應該落實公民參與與監督機制、保持兩岸對等談判關係、落實影響評估,且應將國家安全視為談判優先考量。
人民議會5日分為上午青島東路、下午立院議場、晚上濟南路等3場討論,以《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的內容與程序問題、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為主題,並中央研究員副研究員黃國昌替議場內群眾導讀民間版、政院版監督條例條文。
下午議場內分為10個小組進行討論,多數人認為院版未明確定義條文中「機密」、「國安」所涉範圍,並應維持兩岸對等關係,落實產業影響評估報告。其中院版指出兩岸協議該由立院「審議」或「備查」是交行政院定調,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宋承恩批「根本就是黑箱程序法制化」。
▲議場內人民議會結論大綱。(圖/記者賴映秀攝)
參與者也提到專法應考量人民參與及監督,像是政府應落實宣導,未來兩岸協議簽定前應向人民徹底說明,包含電視廣告與「選舉公報式」文宣發放,讓民眾能夠了解各項兩岸協議進行;降低罷免門檻,讓立委可以實質感受到人民壓力,真正代表選民意見、加強監督行政權。
對於民間版本,參與者認為,「年年審查兩岸協議」條文太過嚴苛,應該考量政府運作等現實狀況,且應重新拿捏國會參與的底限。
百齡高中學生小湯認為,學運代表提出「先立法、再審查」的訴求非常重要,兩岸協議應該受到明確監督,但是政院版監督條例「報告對象」不清不楚,令人無法接受。而首次面對艱深的法條內容,小湯則說,黃國昌的導讀有發揮效果,不過投影片密密麻麻,加上導讀速度太快,多數參與者都無法完整消化。
雖然議場較悶熱,不過參與討論的人數相當踴躍,而根據《ETtoday東森新聞雲》記者觀察,人民審議活動結束後,場內群眾紛紛離場,議場內人數再度回到約百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