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瀞文
▲核四數度「敗部復活」,行政院長江宜樺(右)「封存、停工」言論,等於把燙手山芋拋給下任總統。 (圖/商業週刊 攝影者.楊文財)
一座核電廠,從蔣經國時代跨到下一個世紀,到了馬英九時代還是「陰魂不散」,可說是台灣最沉重的災難。
如今,關於它最新命運,政府的說法是「核四停工」,但是1980年政府提出核四興建計畫至今,核四已經歷經一次凍結預算,一次停建,最後卻又統統「敗部復活」,這次行政院長江宜樺說,核四廠一號機完工後封存,二號機「停工」,將來某一天會不會又「鹹魚翻身」,現在沒人敢打包票。
預算暴增千億,淪為分贓肥肉
核四的預算從原本核定的1697億元,暴增到2839億元,拖了10年,到現在還無法運轉,其中歷經2次政黨輪替、4位總統、16任閣揆、17位經長,34年的時間,核四成為台灣延宕最久的公共工程,也成為全世界蓋最久、造價最高的核電廠之一。這些果,其實是在核四一開始興建就種下。
「核四是採國際標,一開始台電其實是採用與核一、核二、核三相同的統包標,但統包標沒有甜頭,奇異公司(GE)不想來,台電只好廢標,就改採分包標,讓奇異順利得標,」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台大教授施信民說。
沒想到從統包變成分包,就是核四災難的開始。
過去台灣的核一、核二、核三廠,都採取委外統包建廠方式,由奇異公司負責全部電廠興建、發電機組及不同界面的整合,同時委由美國貝泰設計顧問公司指導現場施工等;但採取分包方式的核四,卻是將最重要的反應爐(核島區)及發電機(非核島區)分由不同的公司得標。
核四之所以採取完全不同於其他三個核電廠的發包方式,背後其實有個故事。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祕書長方儉表示,當時蔣經國過世,新前任總統李登輝想與法國建立關係,所以包括台北捷運、拉法葉、幻象、核四等計畫都與法國合作,引美國不滿,我政府高層介入,硬把核四從國際標(法國可以參與)變美國的ASMI(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標準,讓奇異再度得標。從此,核四成為各方利益分贓肥肉。
「分包的結果,不僅造成系統整合困難,出問題時找不到負責廠商,也讓核四淪為大小包商偷工減料,從中撈油水的最佳標的,」立委田秋堇說。
首先,美國奇異分包到兩個核子反應爐,日本三菱重工分包到汽輪發電機,整合核子反應爐與汽輪發電機之間的連結,則是由石威顧問公司負責,而許多零件設備還是由台電自己採購。
最後奇異甚至還把兩個得標的反應爐再分包出去到日本東芝及日立手中,施信民表示,這幾乎是奇異得標後,轉手之間盤給日本,不費吹灰之力就先賺了一手。
工程拆一千個標,「政要」公司統包
除了第一層的好處被美、日等國拿走,接下來「為了雨露均霑,反應爐焊接到核島區底座上面的工程,台電拆了一千個左右的標,這一千個標,大概都是立委、黨政高層所開的公司去標,標到之後再層層下包,」核研所前副研究員賀立維表示,當時就有某位黨鞭傳聞拿下最多標案。
之後台電與奇異、石威公司爆發合約糾紛,雙方對簿公堂,台電甚至在石威倒閉之後,自己邊設計邊施工,自己摸索蓋電廠,這些改變一共有800多項,最後這些更改的設計,都過不了監督單位原能會這一關,台電只好再找回奇異。
然而奇異一回來,發現變更設計幾乎全不及格,於是要求改回原來的設計,台電只好再追加預算,恢復原貌,這一來一回之間,不僅增加經費,也延宕整個工程進度。
30多年來,台灣為了核四付出昂貴社會成本,馬總統如果真想追求「歷史定位」,就不應閃躲,核四廠是否還要繼續走下去,請給台灣人民一個負責任的答案。
【 更多報導 】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