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孩選擇朋友,也會「以貌取人」

▲外貌出眾反而不易交朋友,為什麼?(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有個漫畫,講的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擁有完美的一家人,哥哥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受到一群男生的擁護,甚至還有親衛隊;姊姊是率性、具有中性美的女「紳士」,在女生中擁有「王子」的稱號。故事中講到,看似風光無限的兄姊,其實卻並不能很好地融入同性圈子。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模樣出眾反而不容易交到很好的朋友。為什麼會這樣?這篇文章中的研究也許能解釋些原因。

從出生以來,隨著我們不斷長大,周圍的社會圈子也不斷擴大,與同齡人之間的關係,在社會交際中扮演了無比重要的角色。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要學著如何做人,融入一個圈子,並被同齡人認可。分析早期的同齡人關係、關係形成的過程,有利於確定對兒童及其未來產生的後續社會影響。

兒童同齡群體的特點似乎是通用的,當一個特定地區的兒童很多,就會自然地按照年齡、性別和其他相關因素分組。從社會範疇來看,年齡、性別、行為傾向、價值觀方面的相似性,易產生友誼。過去多數研究都調查的是已形成的同伴關係的特徵,很少有人將注意力放在兒童考慮相似性,形成社會關係的初始階段。這方面的研究,是兒童的同齡群體關係形成的認知基礎。

日本九州大學Wakako Sanefuji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Pcychology》(心理學)2013年6月刊上,學者進行了兩次實驗。第一個實驗是考察:兒童是否認為相似特徵在友誼選擇中發揮重要作用。第二個實驗則是用非人物圖像做刺激物,來考察:兒童是否認為這種相似性是友誼選擇的因素之一(詳情點擊查看原文)

▲圖一

實驗一中,選擇了62名兒童:32名4歲兒童(14個男孩、18個女孩,M=50.93個月,SD=9.87個月)和30名5歲兒童(17個男孩、13個女孩, M=61.32個月,SD=10.03個月)。所有兒童都來自日本福岡的幼兒園。採用的刺激物為人形的圖像(見圖一)。這些人形圖像都顯示在電腦屏幕上,屏幕分成了四個部分。屏幕的左上方被塗成了淺黃色,其他部分為白色。每個部分畫了一個人形圖像,四個圖像構成一個刺激物。淺黃色的圖像為「目標人物」。任務總共有五種類型:外貌任務、活動水平任務、運動軌跡任務、兼具外貌和活動水平的任務、兼具外貌和運動軌蹟的任務。

以外貌任務為例,四個人物圖像高矮胖瘦不同,白色圖像是透過身高、胖瘦幅度增加兩倍、三倍、四倍的電腦圖像。其他圖像與目標圖像非常相似、差不多相似或非常不同時,「目標人物」分別是最高、最矮、最胖、最瘦的。此時都是靜止的圖像。

在四歲組,外貌任務、兼具外貌和活動水平的任務、兼具外貌和運動軌蹟的任務中,很大一部分兒童認為,外貌相似的人會和「目標人物」成為好友。另一方面,後兩個任務中,認為差不多相似的人會和「目標人物」成為好友的兒童明顯少很多。而在五歲組,這三個任務中,都有更多的兒童認為,外貌相似的人會和「目標人物」成為好友。這些結果顯示,兒童將外貌的相似性視為建立尤其的影響因素,但可能只是基於相似的物理特性,而不是考慮與「目標」成為好友的人物圖像。

▲圖二

實驗二中,選擇了62名兒童:31名4歲兒童(16個男孩、15個女孩,M=49.28個月,SD=9.21個月)和31名5歲兒童(14個男孩、17個女孩,M=62.01個月,SD=9.32個月)。每個刺激物(非人物圖像,圖二)和五項任務的準備與實驗一類似(圖三)。每一個任務中的圖像是同種類型,任務不衡同,圖像類型不同。

▲圖三

四歲組中,判斷與「目標人物」成為好友的兒童數量尚在隨機水準內,並沒有呈現出與實驗一中相似的結果。而五歲組中,與上個實驗提到的三個任務結果相同。此外,後兩個綜合任務中,五歲組兒童認為外貌差不多相似和不同的人,會和「目標人物」成為好友的人數明顯減少。四歲組無論哪項任務,選擇的人數沒有明顯增多、減少,而五歲組的判斷依據則是哪個圖像相似度最高。

從這兩個實驗中,不難看出,兒童把相似度視為獲得友誼的重要條件。過去的研究認為,友誼的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品質、態度和行為傾向。而該研究顯示,在學齡前兒童中,至少是到5歲為止,外貌的相似性會影響友誼的選擇。那些樣貌出眾,顯得鶴立雞群的兒童會受到同齡人的區別對待,不容易融入小集體中,也就不難理解了。(新聞來源:科研出版社/爾灣閱讀)

M:平均值

SD:標準差

統計學中一般為M±SD


查看原文請點:http://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33512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