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堅持「一綱四目」

▲5月初宋楚瑜訪陸後,施明德等人又發表談話談兩岸議題,一波又一波的談話,兩岸政治的熱度又重新被炒起。(圖/本報資料照)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反服貿事件爆發以來,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成為台灣社會熱門話題。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黨朝勝也在《中國台灣網》撰文指出,當前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堅持「一綱四目」,對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幾點思考。

黨朝勝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進入鞏固深化階段,一些新情況的出現,使如何進一步鞏固兩岸關係現有成果,開拓兩岸關係新的前景,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黨朝勝認為,目前唯有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並從厚植共同利基、加強情感聯結、明確目標願景、堅守政策底線四方面著手(黨朝勝將之稱為新的「一綱四目」),才能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更加堅實的物質與精神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一、必須堅定道路自信,毫不動搖地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

和平發展,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內維護台海局勢和平穩定、推進兩岸關係不斷深化發展,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總體指導思想。

選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是歷史必然。當前,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早已從過去的「法統」之爭(即對「中國代表權」的爭奪)、統「獨」之爭(是否要走向「台灣獨立」),轉變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廣度、深度與兩岸同胞日益增長的對兩岸關係全面深化的需求嚴重不足的矛盾。

因此,2008年5月島內「台獨」政權跨台後,兩岸共同選擇和平發展道路,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

自從兩岸關係翻開歷史新頁後,兩岸間告別了過去那種對立動盪的局面,進入前所未有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階段。自此,兩岸間減少了內耗,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密切,兩岸同胞情感不斷接近,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機制也從無到有,日臻完善,特別是廣大台灣同胞獲得了安居樂業的環境。

可以說,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了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兩岸同胞得以同受其惠,共用其利,自然獲得兩岸主流民意的衷心擁護。實踐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是最佳道路。

然而,「台獨」分裂勢力始終不甘失敗,總想破壞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讓兩岸關係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去,或者「只要兩岸和平、不要關係發展、堅持『台獨』分裂」。

島內最近以「反服貿」為主要訴求的「太陽花學運」等事件,其實都是「極獨」勢力幕後操縱的結果。也因此,不少人要求「重新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甚至有人認為,大陸對台一味「讓利」縱容了「台獨」分裂勢力,今後應改變作法,採取「更強硬措施」。

對此,一方面要看到「台獨」分裂勢力的各種活動都是逆潮流而動,違民意而為,早被島內主流民意所否定,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台獨」分裂勢力的反撲動搖信心,而應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岸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

畢竟,過去60多年,特別是李登輝、陳水扁執政的20年,讓兩岸關係積累的問題太多。同時,在兩岸關係深化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新問題。因此,今後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更加廣泛地聽取各界意見,尤其要傾聽基層、弱勢團體聲音,用發展的觀點、方法解決問題,才能使大陸的工作做得更紮實,才能把好事辦好,才能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二、必須厚植共同利基,紮紮實實地建構有兩岸特色的經濟關係

厚植兩岸共同利基,就是要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加紮實的物質基礎,提供更加強大的經濟動力。

自1979年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採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方針以來,經濟交流與合作始終是兩岸關係中最積極、最穩健的因素,並為改善和推進兩岸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過去6年,又是依靠經濟因素推動,兩岸間實現了「三通」,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等一系列重要檔,兩岸經濟關係不斷邁向正常化、制度化,兩岸經濟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日臻完善。特別是當前,大陸為應對國際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為兩岸經濟合作與融合帶來了強勁動力和有利條件。

然而,島內一些「台獨」分裂勢力始終不願看到兩岸經濟關係的密切,經常以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歪曲事實混淆視聽,妄圖阻止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進程。近期,獨派更以所謂「學生運動」、「社會運動」抵制兩岸經濟的融合,甚至公開叫囂「多賺10元不會比較富有,少賺10元也不會比較貧窮。台灣已經比世界上一半的人過得好」。

對此,大陸一方面要深刻揭露「台獨」分裂勢力的虛偽面目,讓大家明白,獨派的這些所作所為不僅與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相違背,而且不利台灣經濟尋求新突破,甚至與其自身利益都相悖。

另一方面,兩岸要抓住大陸不斷深化改革的歷史性機遇,加強形勢、政策、發展規劃溝通,增強經濟合作的前瞻性和協調性,加快拓展產業合作,擴大雙向投資,深化金融服務業合作,探索新的合作途徑,並努力務實探討經濟共同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為兩岸經濟合作增添新的活力,進而厚植兩岸共同利基。

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切實照顧島內弱勢群體,讓更多的台灣同胞在兩岸經濟融合過程中獲利受益,爭取更多島內民眾認同和參與到兩岸經濟融合的大潮流中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