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蔡英文能完成重新執政最後一哩路?

文/林琮盛

六年前,她讓民進黨起死回生,經過兩年沉澱,現在的蔡英文不一樣了。如今她重掌民進黨,要重整旗鼓,完成重新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但這條路談何容易?

5月28日下午4點,民進黨中央8樓,30坪的會議室湧入了100多位黨內外貴賓和媒體記者。那天下午,民進黨中執會開得特別晚,超過原訂4點的民進黨主席交接典禮,仍不見主持會議的當時黨主席蘇貞昌現身。

久候多時,在場的黨籍立委李應元開玩笑地拉起「準」黨主席蔡英文的手,笑稱要把她拉到會議室後方,唱歌給媒體聽。蔡英文未顯露怯懦的神情,反而面露笑容,準備站起來跟李應元走。同樣的事情若發生在六年前,「非典型民進黨人」的蔡英文可能會拱手作揖,禮貌拒絕。

10多分鐘後的交接典禮上,卸下重擔的蘇貞昌笑容滿溢、神色輕盈。他大展笑臉,自開玩笑說:「知道在轉彎處要慢一點……有些事,慢慢來,比較快,」留下無限想像的伏筆。五分鐘後,換蔡英文登場。一貫清湯掛麵造型的蔡英文,身著鐵灰色西裝外套,神情嚴肅唸著講稿,肩頭的重擔溢於言表。

六年前接下黨魁的蔡英文,首要目標是讓民進黨「起死回生」;六年後,蔡英文首要任務要讓民進黨「重整旗鼓」,完成重新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但和六年前相同的是,是否接手黨魁這個燙手山芋,蔡英文均陷入掙扎和思索。

她的自我定位
接任黨魁 不需要被保護

2008年3月總統大選,民進黨第一次執政以「跌停板」做收,整個黨陷入「最寒冷的冬天」。當時,熟識蔡英文的親綠學者姚人多和一票社運界人士,三顧茅廬勸進蔡英文接下黨主席;甚至早在2007年,就有人鼓勵她,向總統大位邁進。

對於各界此起彼落的勸進聲,蔡英文當時的反應十分「非典型政治人」。她在自傳《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自曝心境說:「當時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只覺得他們講的話,好像和我沒什麼關係。」直到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親自出馬,發揮臨門一腳的功力,讓蔡英文正式擔下第一份政治色彩極濃的黨主席工作。

但和2008年最大不同的是,今年不少綠營重量級人士和大老卻紛紛「勸阻」,別淌黨魁這個「渾水」。一來,避免讓其太早身陷政治砲火;二來,也為了「保護」蔡英文,使她維持政治高度,迎戰2016年總統大選。

「蔡英文的想法真的很單純,」身兼民進黨中常委的台北市議員吳思瑤指出,她真心認為,民進黨若不好,2016年大選,任誰出馬都沒機會;小英自己跳下去掌握黨機器,就是要提升黨的戰力。這讓蔡英文決定「勇於承擔」,正面迎接挑戰。3月中,當她宣布參選黨主席時,曾說了一句「我不需要被保護」,就是講給亟欲「保護」她的人士聽。

有政治觀察家因而分析,這是蔡英文從「非典型政治人」,正式邁向「典型政治人」的重要一步。2012年總統大選失敗後,二年多來的沉潛,讓她更清楚認知自己,已非純然的學者型「社會意見領袖」。

她勤跑基層
每週下鄉兩天 深入人群

過去二年,擔任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的蔡英文,努力學習當一位「典型政治人」。民進黨政治文化裡,在地方打出天下的梟雄,才夠格稱為「天王」。但蔡英文卻是黨內「A咖」中的特例:她是唯一沒有地方執政經驗的領導人。這讓她與基層的關係,彷彿隔了一層紗。

「蔡英文還不完全是民進黨人,」民進黨前立委洪奇昌比喻,蔡英文並非傳統政治場域培育出的人物,和基層民眾互動時,與阿扁或謝長廷那種「易裝熟」的表現截然不同。親民黨副祕書長劉文雄也認為,蔡英文若要更務實,就得走入基層,傾聽老百姓的聲音。

為了彌補和基層互動的不足,過去兩年來,每週三和週四,蔡英文都會安排兩天下鄉行程,以鴨子划水的姿態,勤跑基層。「小英的足跡已遍及各縣市,」一位蔡英文幕僚表示,她從繁榮海岸城市到偏遠部落;從校園到宗廟;從客家村到原民部落。每次下鄉,每天跑的行程就二、三個。以政治人物「跑攤」標準來衡量,數量不算多。因為蔡英文要的是深入。

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黃重諺說,蔡英文的行程主要聚焦在兩個層次。一是,2012後的謝票行程,重點放在和「人」的連結上;二是,實際了解台灣的產業和基層社會面貌,探索發展新興產業的可能性,例如結合社區和學校的照護產業。

也因為勤跑基層,兩年來,蔡英文旋風未因總統選舉敗選而有一絲消退,人氣反而「強強滾」。據透露,去年農曆年間,來自各地宗廟邀約的活動不斷,幾乎塞爆行程表,一度讓蘇貞昌陣營頗為吃味。

她砲火猛烈
不滿被稱空心菜 正面回擊

蔡英文也開始用「直接、激勵」的語言,盡可能減少模糊、被認為打高空的政治語彙。「這個任期,蔡英文的挑戰十分嚴峻,」幕僚透露,民進黨在公民團體和國民黨夾殺下,小英認知,對政策、議題的立場和表態方式,必須要更明確、快速。

在今年7月立法院召開臨時會前4天,蔡英文即號召黨內舉行「共識會」。致詞時,她就以「激烈的戰鬥」,形容此次臨時會的重要性,隔天被各家媒體做為斗大標題。針對國民黨攻訐,蔡英文也採取更積極的回擊。「她最痛恨國民黨說她是『空心菜』和『暴力小英』,」一位幕僚說道。

5月底,蔡英文前往貢寮和鄉親包粽子,歡慶端午節。被問及國民黨批評她是「空心菜」時,蔡英文臉色一沉,強力回批:「這是一個非常惡質的文宣,我們固然有不同的立場,你不能把不同的立場就視為是一種『不存在的立場』或『全然否定的立場』」,她的回擊力道已運用「典型」一面。

除了和國民黨「空中交火」外,蔡英文也學會和黨內派系大老一樣,培養「子弟兵」。2008年5月,甫接掌黨魁初期,蔡英文驚覺手上竟無可用的兵馬。為此,她還「虧」了當初勸進她選黨魁的友人:「你們怎麼沒有售後服務?」六年後,集結在蔡英文周圍的「小英兵團」,不可同日而語。

她提拔青年
讓七年級生接下黨務重任

六年前,剛接任黨魁的時候,蔡英文的可用兵將屈指可數,只能夠屈就於傳統派系的遊戲規則,聘用「派系代理人」擔任黨部主管;六年後,一批蔡英文欽定的「素知青」(政治素人、知識分子、青年)卻紛紛接下了黨務重擔。

兩年來,透過小英文教基金會的操兵,蔡英文訓練出一批具有論述能力,或曾經操過總統大選,或實際參與社會運動的兵將,如負責組織的副祕書長洪耀福、參加社運的青年部主任傅偉哲、掌管政策論述的黃重諺等。這些人都成為了「蔡英文2.0」的生力軍。

還有參與三月學運的28歲黃曼婷擔任青年部副主任、出身小英基金會的27歲的吳沛憶接任台灣民主學院副主任、30歲的律師黃帝穎擔綱黨部發言人、參與三月學運的前「基進側翼青年政團」成員陳子瑜則接下社運部副主任。

這些從未參與過政治的年輕人,均擁有多次社運或學運經驗;另有更多不到30歲的「七年級生」紛紛進駐黨部,不禁令人聯想民進黨執政前,那個充滿年輕活力的民進黨中央。

更有趣地,許多由蔡英文帶入黨部的年輕黨工都曾是「作家」。一位小英基金會幕僚開玩笑說,包含蔡英文本人,至少有10位「想想論壇」作者,進入了黨部小內閣。為何要大力聘用年輕人?一位親蔡英文的幕僚直言,當前年輕人思考模式和老一輩完全不同,已不再停留於傳統的藍綠光譜。尤其,年輕人的社交、串流、溝通模式又有別於傳統。

她不玩政治突擊
政務親力親為 凡事看數據

6月6日晚上,剛接任黨魁的蔡英文為獨派大老陳隆志的「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募款餐會」站台。當眾星拱月地站在台上時,小英義正辭嚴地闡述其政策理念和方向,頗有領導人的架勢。一回座到主桌,坐在陳隆志旁的蔡英文頓時回到後生晚輩的謙卑。當陳隆志主動向她敬酒時,正在吃第一道菜的蔡英文一時間露出標準的「小英式羞澀」神情。在那瞬間,她又回到「非典型政治人」的小英。

「她仍維持一部分非典型的民進黨人,」吳思瑤形容,處理政治議題上,蔡英文「沒那麼殘忍,不愛燒殺擄掠的叢林法則」,反倒善於思考長期政策方向。六年前,當她首次接任黨魁時,不少民進黨人對她的風格還覺得「卡卡的」,頗不習慣。傳統民進黨人覺得的「卡」,卻是「非典型政治人」蔡英文最熱中的本領:堅持政策的長期思考,而非短線的政治突擊。

對於公共政策的處理,一位歷經兩屆黨魁的民進黨黨工比較,蘇貞昌多先交由幕僚或主管研議,再拍版;小英卻親力親為,如臨時會前的黨內共識會,她親自包辦和政策相關的事務。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觀察,在政策處理和議題的領先性上,蔡英文確實比蘇貞昌好一些;但小英需改進的是,「要講普羅大眾聽得懂的語言。」

「她很喜歡『蘇格拉底辯論法』,」一位小英教育基金會幕僚透露,蔡英文習於不斷追問,逼得與會者要認真回應和思考。開會時不能用傳統政治人的「直覺」和她討論議題,而要用數據、證據、民調等實證說服她。

黃重諺也附和,傳統政治幕僚常慣於憑藉「第六感」看待政治事務。但要說服小英,卻得用真材實料證據,「完全沒有唬弄的可能。」蔡英文常告訴幕僚,若一項政策若做不到,不能信口開河,亂開芭樂票。2008年4月,姚人多等人力勸蔡英文出馬角逐黨魁時,小英還反要求姚人多,「提出報告,分析優缺點」,學者的嚴謹性格,表露無遺。但在瞬息萬變的政治鬥爭下,這風格卻不利於短兵相接的肉搏戰。讓某些慣於「扁式鬥爭法」的老民進黨人抱怨:「這女人真沒殺氣。」

她熱愛閱讀
經常涉獵新書 買書不手軟

淌了六年政治渾水的蔡英文,私下仍維持她熱愛閱讀的慣性。今年初,蔡英文和知名作家劉克襄在國際書展對談。

結束後,蔡英文一行人逛了書展。突然間,一位粉絲兼出版商大力攔住她,熱情推薦一套高達100冊的《台灣歷史大百科》。她竟爽快地買了下來。「那一套好幾萬元咧!」小英愛書的「阿沙力」作風,令幕僚當場傻眼。最後,幕僚以小英教育基金會的名義,把叢書捐贈給偏鄉學子。

不僅如此,蔡英文經常涉獵新書,即便外國新出版書籍,從歷史、國際關係、經濟,無一不涉足,且都會認真讀完,並推薦給周圍朋友和幕僚。此外,小英基金會設立的網路評論網「想想論壇」中,若有不錯的文章,也會不定期讓她看。

女版馬英九?民進黨救星?

蔡英文如今擁有其他民進黨政治人物難以匹敵的政治光環,一部分是她的「非典型」風格,帶給外人清新形象;另方面也折射出,社會對馬政府執政的失落。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就比喻,當前的小英有點像2008年以前的馬英九。阿扁執政後期,馬英九背負著社會大眾的期待:一個戴著政治光環、有想像空間的馬英九,「但好不好,不知道?」

「從蔡英文身上,折射出社會對民進黨或對台灣的期待,」洪奇昌也認為,蔡英文是時勢造就出來的人物。但未來,橫亙在眼前的挑戰其實不少。7月民進黨全代會將改組,若黨內各大天王又回歸中常會,可能會讓她綁手綁腳,「某些派系不會讓她那麼好過,」一個黨工形容。

接踵而來的考驗,「不想被保護」的蔡英文,必須讓民進黨重獲信賴,進而邁向執政最後一哩路。這千斤重擔,巨大無比。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