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於臉書發文表示,澳洲蟑螂(Polyzosteria mitchelli)美的不可思議!(圖/翻攝自sciencenews.org)
實習記者胡楷宇/台北報導
「蟑螂」其實與一般民眾印象中有很大的差異,有不少品種都相當美麗,全世界多達4,000多種之中,真正會在家裡出現的卻只有不到10種。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表示,「台灣原生的蟑螂就有近80種,不會主動傳播傳染病,也不如刻板印象敘述為『打不死的小強』,甚至是許多研究非常重要的對象!」
顏聖紘3日參加「華文朗讀節」的節目中,主持人蘭萱在討論時提問「蟑螂也有演化嗎?」因此他才認為應該破解過去迷思,讓民眾了解蟑螂並非只有家中看見的那些,甚至在個人臉書發文,「Polyzosteria mitchelli這種澳洲產的蟑螂不就美得不可思議嗎? 」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Giant Green Banana Roach(圖/翻攝自Pisceslim Lim臉書)
專精於演化生態學的顏聖紘表示,蟑螂的中文專名是「蜚蠊」,與螳螂和白蟻合稱為「網翅群」(Dictyoptera),起源於距今3.55-2.9億年前的石炭紀,而現代所見的則可能起源於石炭紀晚期。蜚蠊也是白蟻的祖先,從其獨居棲息特性到具有聚集性或半社會性的土棲種類,最後演化成擁有高度社會性的白蟻,而其實人類也是具有相當高度社會性的生物,其中的關係,是許多演化生物學家感興趣的議題,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對象。
另外,目前常見的蟑螂種類包含美洲蟑螂(大隻)或德國蟑螂(小隻)等,這些種類之所以會棲息在人類家中,簡單來說就是有食物可以吃,所以會發現越髒亂的環境,越常發現「小強」則是這個原因,且其實要能夠消化這些食物,腸胃道需要許多不同微生物才能夠做到,也是另一個被研究的重點。
▲Question Mark Roach (Therea olegrandjeani)(圖/翻攝自Pisceslim Lim臉書)
▲Paratropes cf. bilunata(圖/翻攝自projectnoah.org)
顏聖紘更在臉書中提及「蟑螂其實是很漂亮的,雖然說不見得合每個人的胃口!」並表示,「一般人對蜚蠊的印象來自於會進入人類房舍中的少數種類,所以渾然不知在森林野地中的蜚蠊的外型與生態有多麼高的多樣性。而不少『科普』與『科幻』作者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就會一直以美洲蟑螂的粗淺印象來誇大蟑螂的本領。」
顏聖紘也在受訪時,介紹相當多其他種類的「蜚蠊」,讓民眾多多認識牠們的美,如台灣原生種帶紋紺蠊(Eucorydia aenea dasytoides)、Paratropes cf. bilunata、Giant Green Banana Roach或Question Mark Roach (Therea olegrandjeani)等,來告訴大家不要以偏概全,也藉機告訴大家生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現象。
▼台灣最美原生蟑螂之一,擁有金屬光澤的帶紋紺蠊。(Eucorydia aenea dasytoides)(圖/生態攝影家黃仕傑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