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上周中國統計局公佈的7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創三年多新高,一線城市全線下挫。不同以往的一輪中國樓市大調整已然降臨。房產泡沫又一次成為華爾街分析人士最關注的中國風險之一。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最近在報告中寫道:「中國房地產市場看來已到轉捩點。房產市場下滑是近期中國主要的宏觀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認為,對華爾街來說,中國房產泡沫最具象的體現就是距離北京僅150公里、就在天津近郊的于家堡。此前鳳凰財經曾報導天津的響螺灣商務區投資數百億(人民幣,下同),如今荒無人煙成為「鬼城」。
▲彭博6月曾經指出,響螺灣天際線被摩天大樓填滿,卻看不出半點大都市的忙碌景象,到處是髒兮兮的玻璃門和一些停建的高大建築物。(圖/東方IC)
于家堡金融區的負責官員聲稱,以地表面積算,到2019年,那裡會成為比紐約金融區大三倍多的金融區。可連續多年房價飛漲和大興土木使中國房地產泡沫顯示難以為繼的緊張跡象,不由人擔憂于家堡的專案是否依然前途光明。
今年6月彭博的報導說,天津響螺灣商務區摩天大樓林立,卻沒有一絲大都市的喧鬧氣息,一些大廈的建設已停工。自2010年第一幢大樓建成以來,響螺灣一直未能吸引租戶入住。這對對岸在建的于家堡金融區而言是個不利的預兆。
該報導稱,與這些開發專案相關的一個天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透露,2013年營收銳減68%,降至不到今年到期債務三分之一的水準。渣打銀行大中華研究業務主管王志浩稱,平臺發債償還銀行貸款只是在「爭取時間」,最終不得不清算,這雖然不大可能引爆債務危機,但一些信貸和資產出問題會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金融時報》則是認為,中國建成房屋供大於求是房地產市場走到轉捩點的推手。2011年,房地產市場還是供不應求,如今以在建房屋總建築面積看,供應足以滿足全國四年多的需求量。
上週末華爾街見聞也援引美銀美林策略師崔偉(David Cui)的資料說明,中國樓市存量太大:假如以過去12個月的平均成交量計算,到今年7月,消化中國樓市的存量房為期需約4個月。2008年12月,消化庫存需2.3個月,2012年3月需2.5個月。
今年7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在朗潤格政論壇上表示,經過調研,未來五年,房地產新增需求約895萬套,但實際供給將達到1600-2000萬套,現有存量房完全可以滿足住房需求。
《人民日報》上周文章提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的觀點,即部分城市前期供應量過大是導致目前樓市轉冷的因素之一。也正因為這和其他市場風險因素,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釋放帶來的需求斷檔,當前僅靠限購鬆綁難以拉動市場成交。
專注中國市場的股票研究機構JL Warren Capital預計,中國樓市不會發生崩盤,中央政府會引導開發商修建經濟適用房。但考慮到存量太大,樓市將不可避免地更大幅度下行。(新聞來源:鳳凰網)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東方IC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