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2日上午公布文化政策,並由文化界人士柯一正(左)、蘇昭英(右)陪同。(圖/記者劉康彥攝)
記者劉康彥/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2日上午一早,先至文山區拜票,隨後驅車趕回松江路辦公室,在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蘇昭英、導演柯一正陪同下,推出第17支「柯P新政」文化政策。他指出,花博花了140億、建國百年活動花了33億,夢想家一個晚上就燒掉2億,但一般的藝術家連下一頓飯在哪裡都不知道。他宣示,未來將減少「節慶式文化補助」,必要時可尋求企業贊助。
柯文哲指出,該辦的活動還是會辦,但未來市府審查案子,一開始就會考量能否永續經營,不再重蹈花博的例子,同時強調政府應扮演「開創」經營環境的角色,而非長期提供「補助」。
另外,柯文哲主張成立「文化政策諮詢審議會」,由市長任命「資深文化界」人士組成,審議相關人事、政策及預算,文化局長則由文化界推舉,經審議會審議後再由市長任命,並在選前公布。柯文哲還說,各局處牽涉文化、美學的計畫,文化局長都有權代表市長監督,並強調「將來一級主管不要再把自己當作單一局處的首長了」。
至於策辦例行性藝文節慶的「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柯文哲表示,為讓基金會多元專業,應增加文化界人士擔任董事,降低市府官員及企業界人數,並指未來應減少節慶式補助,「因為那很難查帳」,政府應投入心力在人才培育及支援創作活動,避免藝文團體每年申請,浪費力氣在行政業務。
應邀出席記者會的導演柯一正批評,台北市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被毀滅掉,譬如馬政府不了解台灣的拜拜、祭祀,讓大稻埕最大的祭祀節慶不見了。他說,「以前我們去吃拜拜,是相親、交朋友,但很多東西在官方限制下,讓原來有的文化不見了。」
另外,媒體詢問柯文哲,如何看待「台北機廠」存廢問題?柯一時無法理解,誤以為是「松山機場」存廢,釐清後才表示,有關城市空間改建,他向來反對「純開發論」,而傾向歷史文物保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