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回到自己的「家」 陸將再次野放大熊貓

▲2013年11月6日在四川省雅安栗子坪自然保護區被放歸自然的雌性大熊貓張想。(圖/新華社提供)

本報訊

被稱作「熊貓爸爸」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在長白山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今年將再次向野外放歸兩隻大熊貓,讓其真正回到自己的「家」。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通過25年的攻關,共繁殖170胎,出生243只小崽,現在已經成活208只。2013年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376只。

中國大熊貓保護工作者早已通過野外放歸的途徑讓其回歸大自然。2012年10月,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栗子坪自然保護區,全球首只野化培訓場誕生的大熊貓「淘淘」被放歸自然。2013年11月,雌性大熊貓「張想」再次放歸大自然。

張和民說:「我們通過人工培訓,把大熊貓放歸到野外去生存,去解決這種割裂的小種群,解決遺傳多樣性問題,達到真正保護大熊貓的目的。」

監測顯示,「張想」、「淘淘」的野外生存進展比較順利。「今年我們還要放歸兩隻,繼續不斷地將能夠繁殖的熊貓通過培訓出來放歸野外,最終達到保護大熊貓的目的,這就是我們未來的重點工作。」張和民說。

然而,一些專家和公眾擔心,由於棲息地森林的銳減,野外放歸大熊貓不安全。

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大熊貓棲息地一直在努力為大熊貓野外生存創造好的環境。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下,四川省國有林區、國有林場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聯盟已於今年5月成立,目的就是加強大熊貓保護工作力度,擴大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範圍。

據瞭解,四川省國有林區、國有林場所轄區域是野生大熊貓重要的棲息地,其面積約占全省棲息地總面積的30%,是目前大熊貓保護工作的薄弱領域,也是重要地帶。

張和民表示,野外放歸大熊貓是必由之路,必須要這樣做。人工環境下不是保護大熊貓的最佳方式,野外才能夠讓大熊貓有自己的生存能力,從而更好地生存繁衍下去。

資料顯示,大熊貓放歸成功通常分幾步:第一步,大熊貓要至少存活一年,自己能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大熊貓要能參與到野放區域當地的「社會交往」,建立自己的領地,在發情期能「找到伴」;第三步,看能不能繁育後代,如果放歸的熊貓沒有生育「下一代」,那麼放歸併不成功。

「野外放歸大熊貓,不能按照我們人類的標準,好像大熊貓受了苦。實際上,只有野外才是大熊貓的棲息地,才是大熊貓最嚮往的地方,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它回去,達到最終保護大熊貓的目的。」張和民說。

為表彰張和民為大熊貓保護科研工作所作的貢獻,在日前於長白山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大會上,他被授予「中國人與生物圈長白山生態獎」。(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