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心了?愛麵食不愛吃飯 國人食用白米創10年新低

▲國人飲食西化,102年白米供給量創下10年新低。 (圖/東森新聞)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農委會公布102年糧食供需年報,發現國人每人每年白米供給量一路下跌僅剩45公斤,創下10年來新低,反而是愛吃的麵包、麵食的人口比例增加,但由於麵粉多為進口,進而拉低台灣糧食自給率,「米食王國」陷入空前危機

根據農委會的報告,去年一整年台灣每人吃掉45公斤的白米,比前年減少0.7%,來到10年來的新低,但吃麵粉比例卻增加0.4%,達到36.1公斤,導致台灣米「不患不足患不吃」,糧食自給率僅剩33.3%,而農委會推估主因為國人飲食西化。

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目前台灣一年麵粉進口130萬公噸,若能用米穀粉取代其中的一兩成,便能有效解決生產過剩困擾,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口味,但米殼粉相較一般麵粉成本略高,是目前最主要的問題。

不過他也表示,推廣米殼粉是未來的趨勢,將會研發更多的米相關製品,如米麵包、米泡麵、米麵條、米冰淇淋等,同時推動「台灣米標章」,拉抬台灣米的品質,贏回廣大消費者的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