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奈米光學顯微技術 3德美學者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吉格(Eric Betzig,左)、赫勒(Stefan W. Hell,中)及莫厄納(William E. Moerner,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台灣時間8日揭曉,得獎者為美國人貝吉格(Eric Betzig)、莫厄納(William E. Moerner)及德國人赫勒(Stefan W. Hell),得獎原因為開發超級解析度的螢光顯微技術。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聲明中指出,貝吉格等3人的突破性成就,讓光學顯微技術達到可觀察奈米結構的程度。

諾貝爾獎是1895年依照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所設立,每個獎項的獎金為800萬克朗,約台幣3480萬元,6日、7日已經公布醫學獎及物理獎得主。

▼ 日本3學者創實用「藍光LED」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圖/翻攝自YouTube)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獎者分別是歐基夫(John O'Keefe)、梅伊-布里特.穆瑟(May-Britt Moser)和愛德華.穆瑟(Edvard Moser)夫婦,3人因解開人類腦中海馬體(Hippocampus,又名海馬迴)具有認知地域及空間功能(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cells that constitute a positioning system in the brain)因而獲獎。

諾貝爾物理獎也是有3位得主,而且都是日本學者,任職於日本名古屋大學的教授赤崎勇與天野浩,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中村修二,因為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而獲獎,更顯示出「實用」發明也能受到肯定。

▼ 諾貝爾醫學獎由3名共同獲獎。(圖/翻拍自諾貝爾官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