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10日下午行經澎湖外海疑似觸礁船艙進水傾斜。(圖/翻攝自國研院海洋中心)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澎湖出事的海研五號研究船是9日上午9點自安平港出海,執行「ORV1416航次計畫」,主要進行海域大氣汙染物監測及傳輸模擬先導計畫,原定16日返回安平港,但10日下午疑因失去動力加上天候不佳在澎湖龍門外海觸礁,晚間翻覆,截至深夜仍有8人等待救援。
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網站》內容顯示,ORV1416航次計畫為海洋大學所執行,行政院環保署委辦的海域大氣粒狀污染物監測及傳輸模擬先導計畫,共有海洋大學、中研院、陽明大學、雲林科技大學、成功大學、台灣檢驗科技、國研院颱洪中心等,7個不同研究單位共同組成組探測團隊,選定台灣北部海域進行為期8天的探測作業。
探測內容主要為(1)大氣粒狀汙染物監測與採樣 (2)海水與沉積物採樣 (3)海洋與大氣垂直剖面高空氣象 (4)ORI垂直拖網作業,以了解海域大氣粒狀污染物概況及模擬其傳輸過程。
根據了解,海研五號續航力長達50天約可連續航行13,000多海浬,船型設計具備較佳的抗浪性,可於東北季風期間持續執行調查任務,補足歷年來欠缺的冬季水文資料;此外,該船同時配備多項先進科儀設備,如多音束聲納系統及多頻道震測系統,可大範圍精密測繪海床地形、地貌及解析地層構造,做為藍色國土調查的基礎。
此外,根據國內初步調查,台灣西南海域陸棚斜坡水深約為500至3,000 公尺處,發現有大量甲烷水合物賦存的徵兆;過去重大探勘工作均需借助國外大型研究調查船,在海研五號下水交船後,可藉由配置的3000米級遙控無人載具(ROV)進行海床觀測,選定最具潛力的場址後,再以配置之長岩心採樣器直接鑽取岩心深入了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