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舉辦祭孔活動。(圖/CFP視覺中國)
巨岳
搞歷史做記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總結經驗揭示治國安邦規律,更有效地管理和運行社會並制定出更有效更先進的社會制度。然而,儘管我們號稱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卻一直沒有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先進可持續的社會運行制度。長期跳不出「週期律」的怪圈,在興亡之間徘徊迴圈。給人感覺很有些不長記性或者是不善於揭示規律性。由此看來,我們的文明實在是不怎麼樣,至少可以說,我們的民族不善思考,或者說思考了但卻沒變成行動,更沒有上升為制度。
原因何在?原因就在於起主導作用的歷朝歷屆統治集團,從一家一集團一主義的既得利益出發,迷戀權力,害怕民主,將三皇五帝時期的民主文化扭曲成了世襲家天下的專制文化,將具有濃厚民本主義的孔孟儒學扭曲成了為維護統治集團家天下服務的官儒文化。這從國家管理者的產生方式便可見一斑。革命成功前咋呼民主迷惑人民,革命成功後就迷戀權力搞專制。把個人或集團的權力搞得大了再大,無拘無束,把老百姓的權利空間壓縮得小了再小。像華盛頓孫中山那樣,革命成功後願意建立民主,主動接受人民選舉的少如鳳毛麟角。
《尚書》《韓非子-五蠹》所介紹的燧人氏、有巢氏、堯舜禹都是因為為老百姓做出了重大貢獻,使「民樂之」而「使王天下」的。帝王的去留也有人民直接選舉決定。江山的傳承也是尊重民意的禪讓、和平的推舉,而不是爭來的或搶來的,不是從槍桿子裡出來的,更不是賴在上面搞代表制「堅持」不讓人民選擇。如果不是專制野心家的扭曲和篡奪,相信中華遠古民主政治文化發展到一定時期,也會進化為比西方更進步的民主文化,也就沒有將民主文化污蔑為「西化」的了。更不會動不動就將與西方有染褒貶成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孟子》也說,「民貴君輕,社稷次之」。只要有民意做基礎,沒有什麼上層建築不可以改變的,沒有什麼法律不可以變更,沒有什麼政權不可以更迭。民權高於政權,是現代政治家必須堅持的原則,僅僅為維護政權而忙碌的政治家是渺小的。
中華文化的源流本來就是公共民主政治文化,只是被後來的專制者扭曲成了帝王私家文化。歷代專制統治者在對待中華文化上總是各取所需,要求人民尊重儒學,忠君愛國,卻極少強調孟子的「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只要求人民無條件愛國保政權,卻忘記了暴戾失政理應被人民推翻的道理。沒有有效民意做基礎的立法是不合法的,無論其層次多高,其權威性都理應受到質疑和挑戰。有的打著民主的幌子,搞假民主,將民主程序變成為專制塗脂抹粉的官方「染坊」。有的以國情民情不具備故意回避民主政治改革。
專制統治的本質是少數統治者或集團剝削奴役人民大眾。是上層建築決定專制統治者自稱牧民者領導者,而人民大眾是任其宰割的牛羊,是引導放牧和奴役的對象。只能規規矩矩,不能亂說亂動,稍有不滿,就會被冠以」反動言論」犯上作亂違法亂紀,而予以取締和制裁。專制者與人民之間,利益向左,離心離德實是必然。他們嘴上說著言論自由,卻又封貼關網站不讓老百姓說真話。
即使統治階級內部,也時時派生出新的利益和家族集團,相互爭奪統治權,使眾叛親離成為必然。這種核心和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離心向散的趨勢,必然導致了專制集團和政權的必然傾覆。這也是歷朝歷代跳不出週期律的原因,政權輪替只是時間問題。朝代間興亡只有長短的區別,沒有本質的區別。中國的政治文化其實就是家族或集團管理文化的擴大化國家化。是小馬拉大車,難以匹配的結果。這種文化長期延續,導致中國社會週期性的興亡演化和物質文化的巨大破壞。
作為文化血脈首先體現在思想文化對國家政治生活主導地位上,其他都是分支文化。中華文化之所以在古代一直在傳承,原因就在於,無論如何改朝換代,三皇五帝、堯舜禹湯,孔孟之道一直被視為治國安邦的主要的正統的指導思想。而朱元璋就曾因不滿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思想一度曾將孟子的牌位從聖廟中清理出去,卻迫於社會輿論而罷手。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專制統治,也總是不得不至少在名義上尊崇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傳統中國思想和文化。
即使像北魏蒙元清那樣的周邊民族的入侵入主中原,也不得不接受中原傳統文化以實現其統治的正統性和合法性。連日本鬼子侵略中國,也必須打著尊重孔孟等傳統中國文化的的旗號。與其說周邊民族對中原的征服,不如說是中原專制文化對外來民族的包容和融化。
即使在內憂外患的清末,政治家們也只是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技以制夷」。並未放棄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只有在「新中國」堅持馬列的指導地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核心都是西方人創造,是徹頭徹尾的西方價值觀。馬克想主義是不被西方人看好的一個西方思想的極端分支。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看一個國家的文化性質,主要看主導社會政治生活的思想文化。比如,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越南、新加坡等,曾將儒學等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治理國家的正統思想依據,所以,國際上常將它們歸類為儒家文化圈或中華文化圈,有的還被稱為「四小龍」。至於其他文化如文學藝術等等都是政治思想文化主導下的社會制度的衍生物。如四大名著及各種史籍戲劇藝術,哪一個與政治制度無關?
巨岳以為,作為一個民族,一旦主導自己社會政治的思想文化被外來思想所取代,它的社會制度和文學藝術被外來思想和文化所主導,也就意味著民族的文化DNA晶片被更換,所派生出的新的文化已經與傳統民族文化發生變異,也就意味著被人借腹生子,意味著一個民族文化血脈的中斷和乾枯。
現在的中國,無論遠古時期的民主文化還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民本文化,都沒有成為指導國家政治生活的主流思想。從此,以三皇五帝堯舜禹湯為代表的民主禪讓和以孔孟為代表的傳統的中華政治文化從政治上和法律上成為從附和被利用的東西。加上建國
初和文革時採取破舊立新,強力摧殘和磨滅歷史文化遺存,使中華文化在中國的主體地位喪失,中華文化的血脈早已被割斷。新中國文化的內核和主要思想文脈已不再是中國的,而是西方的。中國文化已不是東方文化,而是西方文化在東方的一個極端化的分支。撇開被廣泛引進的現代西方科技產品不說,單就主導政治的思想文化而言,中國已是位於東方的被西方思想政治文化主導的極端西方化的國家。
馬克想主義在中國成為主導思想,堪稱「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是歷次外族入侵都沒做到的事情,而靠一部分活著不要譜牒不認祖宗,死了去見馬克想的「先進的中國人」都做到了。就文化而言,我說不清他們是拯救了中國還是斷送了中國。我們把自己的老祖宗創造的思想文化都丟了,至少是基本丟了,而主動借用人家西方的思想來主導自己的社會,我們還怎麼說有文化自信呢?還怎麼說自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呢?
許多人恐懼歐洲東擴,其實我們自己早已幫馬克想傳教到中國,歐洲東擴何止到了東歐,早已到了太平洋西岸半個多世紀了。日本明治維新學習西方,並未說放棄儒家傳統,我們不少官辦學者說人家是「脫亞入歐」,而將馬克想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開國建政其不應該說成是自願「加入歐美」。
我們常常將幫西方人傳播西方思想和價值觀的人說成崇洋媚外甚至漢奸,說跟著外國人幹事的是「二鬼子」,其實,「先進的中國人」已經自覺自願的幫西方的馬克想在中國傳教快一個世紀了。不光沒被罵,還被捧在臺上。
有人常常將不同政見者與西方掛鉤,好像與西方有染就一定出賣祖國混蛋透頂一樣。其實,我們大陸才是西方思想最大的傳播區和寄生體,整個中國早已被西方思想寄生。國家主導思想都是歐洲人編造的,中華文化僅僅當陪襯剩下殘殼碎片而已。
今天官方所提的「復興中華文化」,僅僅是在堅持馬列主義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功利性的利用中華文化的某些「零碎」成分為政權增加一層保護色而已,作為傳統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卻只會被當做垃圾丟掉,完整繼承中華文化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們更不可能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因為全面繼承中華文化,必須放棄他們的指導思想和核心價值觀,重新確立中華文化的主導地位,這必將動搖其執政基礎和地位。像引進技術和產品一樣利用中國傳統文化,這與外國人學習中文沒什麼區別,這談不上繼承,僅僅是利用而已。有美國政要說過,中國的問題關鍵在於執政者是做xx黨人還是想做真正的中國人。如果真想繼承中華文化,就應該真心實意的放棄唯我獨尊立場,引入政治競爭機制,全面開發古代華夏民主主義文化和孔孟民本主義文化,創造出一套笑傲西方的更高層次、更徹底、更普世的中華新民主社會形態和制度來,為世界所效法。如果那樣,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史才真的值得驕傲。
「溫故而知新」。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只有將中華思想文化上升到治國安邦靈魂的高度,正本清源,把傳統華夏思想文化的精髓寫入根本大法,才能不迷失自我建設富有中國特色的和諧美好的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復興中的夢想。
9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親自發表講話,這是首次由最高國家領導人出面對中國古代思想家和傳統文化表達敬重,但願能催生華夏思想文化血脈的復活。巨岳認為,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傳統華夏思想文化將成為主導未來政治生活的靈魂和源泉。
●作者巨岳,山東,自由撰稿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