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曜樟/專題報導
人類最早居所以洞穴為主,歷經億萬年轉變,正當人類建築愈蓋愈高之際,台中國家歌劇院大膽的錄用了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的場館設計,將人類再帶回到最原始的洞窟環境,前衛的建築工法呈現前所未見的的建築魅力,使整個場館不僅是處用眼看的建築,更是處值得用耳聽、用心感受的世界新九大地標建築之一。
台中國家歌劇院直到今年才經行政院核定的第三座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台中市府歷經十餘年規劃、執行、監督的重大建設,既將在11月23日正式啟用,它是由2013年獲普立茲克獎的日籍伊東豊雄建築師規劃設計,國際媒體路透社並將台中歌劇院列為「即將誕生的九大新地標」之一,是未來台中藝文活動發展、茁壯的重要據點,更將成為世界文化地圖上一顆閃閃發亮的珍珠。
該如何形容台中國家歌劇院讓人驚艷的建築之美呢?台中市政府說,用「美聲涵洞」、「曲牆」、「孔洞」、「管」、「回歸自然」應可說出劇院誕生過程的艱辛,與其特殊性。
走進劇院內,由58個曲牆單元(1372片元素)組成的空間系統,創造出洞窟般的幾近無直角空間,讓每一轉彎處都有不同的視野驚奇,表層上的孔洞與在量體內綿延不絕的孔洞,成了內在溝通與外界聯繫的關鍵性界面,也因此建築呈見內外交融的狀態。
另外,伊東豊雄瓦解純粹抽象方體的建築窠臼,有意識的把間塑造成包覆著水或空氣般的具象流動氛圍,大而呈現出包覆帶有流動性內部的柔管狀構築體。並藉室內與戶外的曖昧化,達成與自然環境融溶為一體,而屋頂花園的塑造更直接宣告重回自然的渴望。
場館內設有大劇院(2014坐位)、中劇院(800坐位)及小劇場(200坐位)各一座,大劇院是以觀眾與演員透過舞台交流所形成的場所構想作為設計基礎,讓觀眾席盡可能接近舞台,與他人共享及品味空間、時間。中劇院則是兼顧多形態劇場的變通性及安全性,規劃可從舞台與觀眾然二分的鏡框式舞台至相互融成一體的多形態劇院。小劇場又稱「黑盒子」劇場,除可創造完全黑暗空間為主外,還絞盡腦汁讓劇場開向戶外庭院的斜坡觀眾席,成為戶外的活動場地。
▲台中國家歌劇即將在11月23日正式揭幕啟用,回歸自然洞窟的綠建築設計讓它列名新九大世界地標建築之一。(圖/記者陳明仁攝)
台中國家歌劇院不僅是棟用眼看的建築,還是一棟用聽、用心感受的建築,所以被列為世界新九大世界地標建築物。新九大地標建築包括美國紐約的自由塔、大西洋上的海衛星號、法國巴黎的燈塔大樓、加拿大的夢露大樓、西班牙的國際博覽會場橋樑、墨西哥的蜂巢大樓、法國的新龐畢度中心、法國的路易威登創作基金會以及台灣的台中國家歌劇院。
▼台中國家歌劇院光影互動裝置藝術。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