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為紀念台灣首次政治示威遊行「橋頭事件」,高雄市長陳菊22日與當年爭取民主的同伴們,從前高雄縣長余登發故居出發,重現36年前遊行景象。陳菊除感佩當年同伴們無畏精神與犧牲奉獻,開啟台灣政治變革,也期盼藉由歷史事件回顧,重新反省檢討,不忘初衷,持續為爭取社會公平正義、民主自由而努力。
橋頭事件發生於1979年1月22日,是台灣民主政治改革之濫殤,今年適逢36週年,高雄市政府與八卦寮文教基金會合辦「站在歷史的前方:橋頭事件36週年回顧與前瞻」,邀請當年參與遊行的施明德、姚嘉文、周平德、陳婉真、陳鼓應等人重返發起地,拉起白布條從余登發故居遊行至鳳橋宮媽祖廟,共同見證台灣政治史上的變革與民主進步。
憶及往事,陳菊感觸良多,除感謝當年黨外人士團結一致、捍衛民主,引領台灣民主改革運動,並表示當年余登發父子因政治迫害遭捕,台灣社會毫無民主可言,為爭取自由,許多黨外人士不畏強權,集結於橋頭遊行示威,路程雖只有短短200公尺,卻是場視死如歸的示威活動,爭取民主之路十分艱辛。
陳菊表示,1979年分別發生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政治發展史上兩大重要關鍵,如今台灣社會擁有的自由民主,包括打破萬年國會、解除戒嚴令、解除報禁與黨禁等,都是台灣人民世代奮鬥犧牲而來的,參與其中與有榮焉,也很開心看見台灣的轉變。她說,許多年輕世代來不及參與,但藉由回顧歷史事件,可以重新省思台灣社會在轉型過程中的缺失,不忘初衷,繼續為邁向公平、民主、正義而努力。
下午「橋頭事件」座談會於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行,陳菊也到場致意。座談會邀請橋頭事件參與者、歷史學家及年輕世代,希冀藉由史學論述與當事人現身說法,開啟人權與民主精神的世代傳承,也讓大眾更瞭解高雄在台灣民主發展歷程的重要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