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名師獨家拆解 基北區會考高分關鍵

文/單小懿

▲距離國中會考不到4個月,專家建議與其把時間平均分配給5科,不如專注衝刺最擅長的科目,更有利快速拉高會考總積分。(圖/商業周刊提供/攝影賴建宏)

台北市教育局在新市府團隊上任後,首度針對學校行政人員、輔導老師和家長會,進行今年12年國教適性入學和適性輔導的宣導研習,最後老師發問的焦點,仍然集中在會考制度,尤其今年基北區將在超額比序中,首度施行的「十量尺」制度,不利中後段學生,引發熱議。

今年基北區會考制度,在志願序放寬之後,會考成為決定學生進入理想學校的關鍵。又因基北區考生近8萬人,是全台灣第一大考區,單憑計算會考總績分,會出現很多同分的學生,無法分發,必須將各科再分成十分來計算總積點,就是「十量尺」。

簡單說,等第的「大尺」、先於十量尺的「小尺」。先拿A、B、C三等第計算會考總積分,如果出現同分學生,再拿十量尺重新計算;如果還是同分,最後按照國、數、英、社、自的順序各科比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十量尺不利中後段、即三等第中,落在B和C的學生?

就目前十量尺的設計,平均分數定在3分,拿1到3分須答對的題數,跟拿4到10分須答對的題數差不多,意思是考生至少要先答對一半的題數,之後多答對一到兩題,就可以在十量尺上多進1分。

以去年英語科答對題數為例,總共40題,答對21題內得1到3分,繼續答對剩下21題可往上得4到10分,等於考生得先達到21題的平均分數門檻,之後答對1題得分,等於前頭答兩題得分。

台大公衛系教授季瑋珠稱其為「半屏山」量尺,主要用意在區分中高到高分群,卻把中低分群的量尺畫得很粗,就算答對題數大增,分數提高有限,降低低分群學生的學習動機;「量尺,只考慮區隔高分群,忽略低分群可能分不開。」季瑋珠說,「若是為區隔同分,就該照顧所有的人;低分群也需要被看見、被鼓勵。」

對鼓勵升學的偏遠國中而言,考試資源不及都會區,學生多數落在中後段,十量尺容易讓學生覺得怎麼努力都進步有限。

論會考制度設計,十量尺「重高輕低」,有其缺陷,但政策已定、勢在必行。不過,制度的缺陷可用應考策略克服,並非完全無解。

研究升高中策略近20年、景文高中國中部主任卓意翔分析,爭議的焦點放在十量尺,忽略了十量尺是被放在A、B、C三等第的大尺之下;換言之,等第是最大的架構,中後段學生的應考重點,應把最有機會升等的科目拉升一個等第,讓會考總積分多兩分,才有助於進入理想學校;「計較各科在十量尺的分數,未必有助於提高會考總積分。」

由此基本邏輯往下延伸,家長和老師協助9年級考生準備會考時,建議優先衝刺升等邊緣的科目,假設學生的模擬考總成績是5科C,總分10分,準備考試就該選擇其中答對題數多的科目,集中火力設法將該科提高到B,變成1B4C,總積分變成12分;「按照今年的制度,多兩分可以差到10個志願。」卓意翔說。

卓意翔也特別提醒家長,因為98.5%的學生在志願序和多元學習都拿滿分,導致會考成為進入理想志願的唯一關鍵,學生容易對考試以外的事物毫無興趣,變成比較競爭的機器;「一定要多鼓勵孩子從事學科外的多元發展,找到考試以外的自我價值,人生值得計較的絕對不是分數!」

【 更多報導 】

消防衣不耐燒、氧氣面罩戴不上...第一線消防員的悲慘火場人

春節票下周開搶》花蓮普悠瑪火車票不能說的秘密:搶票SOP大公開!

為什麼明明有兩家早餐店在眼前,我卻還是走向便利商店?

多學學!初中畢業的水電工阿伯,這樣考出多益875分

從來都不知道凡士林居然還可以這樣用,真是太神奇!居家必備!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