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support/青年返鄉養出無毒祖孫蝦

圖、文/小捲獵人

義竹的祖孫蝦拍檔

「中秋節是蝦子量最多的時候,冬天的話,就少一點。」 一邊在寒風之中把蜈蚣網(蝦網)從魚塭拉出來,佳煌一邊說。當天他的蝦網裡除了活蹦亂跳的蝦子,還有一隻虱目魚。 用養魚共存來營造自然生態環境幫助蝦子的成長,是佳煌的無毒蝦養殖技巧之一。才二十八歲的他,回到嘉義短短幾年。接手阿公的養蝦魚塭,開始一段苦戰。

真要說為什麼要改成無毒蝦子,其實他最開始的想法,除了想要賣個好價錢,也是愛護自己的土地,追尋這個時代漸漸遺失的樂活淨土,更希望大家有安心健康的蝦子吃。但是要更改養殖方法,與砲兵退役後養殖經驗50餘年的阿公立刻意見相左。習慣養蝦要投藥的阿公,對於佳煌的無毒蝦嗤之以鼻,個性很硬派,不愛說話的阿公,遇上雖然溫和,卻其實也很有自己想法的佳煌,兩人交火許久,嚴重的時候,住在一起不講話,空氣裡面都霹哩啪拉的火花四濺。 等到阿公妥協,佳煌真的開始無毒養殖後,才知道有多麻煩。

減低養殖密度,魚蝦共生

第一個開始的課題,就是降低蝦子的數量。(在產量就等於收入的傳統養殖裡,這根本像個笨蛋),除了養蝦,還放下了魚類。 佳煌養的是沒土味的白蝦,跟體型略同的草蝦相比,比較好吃,蝦苗在自然條件下養殖存活率約2成。但他卻很捨得讓他們成為魚的盤中飧。「我就是要讓魚去攻擊蝦啊。」弱的蝦子直接被吃掉了,活下來的蝦都健康活跳跳。「越大隻的蝦子,越奸巧。因為在魚塭裡面要存活也是很難的。」也是,不被魚吃掉、不被蜈蚣網撈到,難怪大隻蝦子產量比其他蝦少多了。

在魚塭裡養了草魚之後,還要另外種植牧草。魚塭周圍的土其實會影響魚塭的水質,因此他發現,根本無法噴(灑)「除草劑」了,魚塭邊上的雜草狂長,阿公手擺了擺,說:「就跟你說了。」於是佳煌買了一台割草機給阿公,另外種上牧草的一塊地,也都用這台割草機天天收穫,把新鮮美味的牧草給草魚享用。

每天起床的時間是凌晨3點,巡視魚塭的水車有沒有正常在打水。因為清晨水溶氧量最低,如果水車故障、氧氣不足、水質產生變化,魚蝦很容易在這個時間大量死亡,每天早上巡視水車後,回家鑽回被窩睡個短暫的回籠覺,早上六點就開車載著阿公回到魚塭,把昨日下網的蝦子撈起來,送到工廠吐腸泥、分裝、冷凍。收完蝦,再去撒飼料、整理蜈蚣網、割牧草餵草魚,觀察水質的變化,判斷是否需要使用酵素、益生菌、腐殖酸等無毒的材料調整水質。

▲祖孫共同經營的魚塭。

佳煌的蝦子,除了「現撈」、「急速冷凍」之外,還多加了一道手續。撈起的蝦子,會放在跟魚塭溫度相同的乾淨鹽水池中「去腸泥」,俗稱「洗SPA」,乾乾淨淨的蝦子再送進零下30度的冷庫裡急速冷凍。因為一步一腳印,沒有困難的通過SGS的無毒無藥檢驗,是貨真價實的無毒蝦。

因為祖孫蝦,祖孫都留在家裡

回到嘉義的佳煌,陪著阿公在小時候住的房子裡過日子,阿公仍然身體硬朗,天天一起去魚塭工作。「外出工作過後知道,要跟家人一起吃頓早餐,以前真的很難。」現在每天都跟阿公一起吃早餐,把自家的蝦子取名為祖孫蝦的佳煌,除了對家人深厚的情感,也清楚地知道,要留在家鄉,唯一的方法就是真的賺到錢養活自己。即使傳統養殖方法簡單的擺在眼前,他仍挑了一條困難的路走。「養蝦,養水,養地,養自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