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空難,目前已知造成33人不幸罹難、15人受傷,另有10人失蹤,救難人員6日擴大搜索範圍。(圖/記者孫曜樟攝)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復興航空GE-235班機失事,飛安會已完成黑盒子解讀,6日下午將公布資料。有網友在PTT轉載一名航空公司機師的文章,文中認為,看到許多網友讚許正駕駛廖建宗的英雄行為讓他難過,因必須等待完整的調查結果,「而非未審先判,斷言誰是英雄,誰又有過失,激情又灑狗血的議論根本無助改變現況。」這篇文章被鄉民推爆。
這名機師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調查結果,找出問題加以改善,「因為問題往往不是表面上這樣簡單,如果讚許某人是英雄,結果調查報告卻顯示確有疏失,罹難者家屬與生還者又情何以堪呢?」
文章表示,班機飛行員們從故障發生到飛機墜毀間做了些什麼事,將會被飛安會用最大倍率的放大鏡檢視,到時他們有沒有克盡職責自然會水落石出,但結論大體上只會分成兩種,「一個就是有某種原因造成系統失效,但是飛行員應該還是可以操控飛機(但他們沒有成功)。另一個則是有某系統全部失效,造成飛行員完全無法操控飛機。」
這名機師認為,如果原因是前者,那殉職的飛行員與相關人員的疏失將難辭其咎;如果是後者,原因不出機械維修不良,或環境變數已超出民航機的安全操作範圍等。
文章指出,班機飛行員是不是英雄,或他們有沒有在最後時刻克盡職責以避免災難,顯然在訊息不夠完整的現階段是無法討論的;他指出一個問題,台灣航空業的訓練與安全管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雖台灣的民航操作已經有50、60年的歷史,但飛行員與空服人員的訓練比起先進國家仍有諸多漏洞。
這名機師舉例,比如說水上迫降這個科目,他從業10餘年間從來沒有被訓練過,也從沒有在模擬機演練過,也許多年來民航當局或航空公司高層認為,水上迫降的機率太低可以不用訓練,但如果GE-235事件的最終原因是雙發動機失效,那飛行員沒有成功迫降也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事,因他們根本沒有受過如何讓失去動力的飛機在陸上或水上迫降的訓練。
這名機師說,特別是台灣飛航訓練的環境,跟歐美或日本相比是相當不足的,歐美飛行員成為民航機師前,往往已累積上萬的飛行時數;日本雖沒有同樣的民航環境,但他們的飛行員養成訓練遠比台灣扎實,全日空(ANA)可以為了訓練學員花大錢燒油,讓他們在真實環境反覆不斷地練習民航機的手動飛行,台灣航空公司飛行員養成訓練往往只著重在模擬機的程序訓練,且連這些訓練也不夠全面。
文章寫道,以上的小小例子只是指出台灣航空業的不成熟,載客飛行數十年,墜毀了數十架飛機,損失上千條人命,但台灣仍然沒有真正學到教訓,很多程序的修改或是訓練都是死了人後才相應修改,往往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有獲得全面的改善,「政府相關單位的督導監察,就像是軍中高裝檢一般,相信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那是啥回事。每次督察到一個缺失,航公司的高層就想辦法讓這個缺失消失,然後往往造成別的隱藏版缺失。」
這名機師指出,另一個議題是航空人員的工作條件,經營不善的台灣航空公司無法有效開源的情形下,只能在節流上做文章,許多空勤人員被迫在睡眠不足體力不支的狀態下值勤;《民航航空法》規定空勤人員每7天休1天就好,也就是說最糟糕的情形一個月只要休息4天,「請問你今天搭上的飛機所有組員過去一個月都只休4天,你認為他們還有多少精神跟餘力能夠100%完成保障你我的飛安工作?過勞工作絕對是飛安的重大殺手。」
「我們人民別再理盲了,不要造神,不要塑造英雄,不要濫情,該好好思考到底台灣的飛安出了什麼問題,一起監督台灣的航空業吧!」這名機師表示,這絕對跟你我有關的,除非你我永遠不搭飛機,或者永遠不要開車接近機場方圓百里。
▲▼救難人員搜索。(圖/記者孫曜樟、記者周宸亘攝)
▼救難人員將飛機殘骸打撈上岸。(圖/記者徐文彬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很長的一篇文章,但看完絕對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