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編輯部
攝影/鍾士為
第一批來台的中國留學生,即將在6月從大學畢業了。目前的中國學位生有5881名,外加快速膨脹的短期研修生,4年總計超過8萬人次,平均每年兩萬人。
這4年間,陸生改變了台灣高教的面貌:他們的拚勁顛覆高教學習;他們成為台灣老師教學和研究的生力軍;最後,陸生來台灣不只為學歷,他們已經深入台灣的校園和社會。
現象1
陸生念書夠拚 重燃台灣教授教學魂
跟一般外籍生、僑生相比,陸生來台資格篩選更嚴格,多半是出自沿海、來自可以進入中國前5%的大學。
在銘傳大學等許多陸生聚集的私校裡,陸生拿書卷獎是普遍現象。銘傳大學學術副校長兼教務長王金龍說,「各系前3名獎學金,全校共200多個名額,其中5、60個,都被陸生拿走!」
放棄中國名校赴台,政大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二陸生何陳勇,拚命讀書,還擔任政大陸生聯誼會會長。何陳勇說,「我是最會發問的,課上、課下都問,台生都走了,我還在問。但也是因為我看過書,才問得出來。」
陸生的積極,正改寫大學裡的學習風氣。特別是陸生多的私立大學,受訪老師們都表示,如今的課堂氛圍,「很像只對著陸生在上課。」一位文化大學教授說,「課堂上,他們總是第一個舉手,踴躍提問發言。下了課,他們圍住你,問你問題。你相信嗎?陸生是燃起我教學熱情的來源!」
現象2
台生當人頭,陸生來工讀
在老師眼裡,中國留學生堪用、好用,甚至成為為老師研究的生力軍。
事實上,「三限六不」裡諸多對陸生的限制,已在大學招生現實下,不斷鬆動。最被陸生詬病的兩項:不能在學期間工作、不編列政府獎學金,已在過去一年間大量開放。
其中獎學金的部份,國立大學透過自籌經費、私校則編列陸生獎學金給優秀陸生,讓陸生開始當起老師的教學和研究助理,還有不少陸生私下擔任老師處理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等研究專案助理,但為了符合「不拿政府獎學金」的限制,也有老師請台生當人頭,再轉手給陸生。
一位北部私校老師就透過這方式,聘用陸生做課堂助教,「這位陸生還是台生幫忙找的,台灣學生們很樂意當人頭,因為陸生很肯學、也願意付出,」這位老師點出陸生研究出現的「黑戶」現況,也透露三限六不在現實運作上的不切實際。
現象3
台灣學位值不值? 「文化氛圍,才是我要的」
第一屆陸生學位生、曾為她的留學經驗寫下《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的淡江大學大四生蔡博藝不諱言,「我們沒有獎學金、沒有健保,比起外籍生差多了,僑生還能拿僑委會獎學金。這是一個政策不友善、輿論環境又不友善的地方。」
從美好幻想到小小幻滅,走過4年的台灣學習之路,陸生之間開始彼此討論,「台灣學位值不值?你會不會後悔到台灣讀書?」
政大政治所碩二陸生王雲飛這麼評價台灣學歷,「如果你覺得可以帶給你就業機會,不好意思,做不到。如果你以為碩博班有豐厚獎學金,不好意思,做不到。」但王雲飛個人卻覺得有所獲得,「這裡的文化氛圍和師資素質,是我要的。」
而政大陸生聯誼會長何陳勇的結論是,「這邊環境(指三限六不)真的很惡劣,卻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你想明白,回去之後,其實學歷也沒什麼用。」
4年來的密切交流,台灣高教是否因陸生變得更有競爭力?陸生的走向也將是盱衡台灣高教競爭力的重要尺度。……(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570期)
【延伸閱讀】
■「台灣人的內心非常焦慮」原來陸生是這樣看我們的…
■好難瘦!10個壞習慣在扯你減肥後腿
■一個應該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我們卻要他去找份工作?
■做個有禮貌的人,這些問題不要隨便問
■「啊不然勒」的英文怎麼說?你不可不知的超實用口語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