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南港房市至少紅十五年

2015年04月22日 17:00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曾形容,南港就像青春的少年,在各項發展計畫預將投資千億元後,未來具有無限的可能,東方明珠指日可待。

文.顏瓊真

台灣鐵路局活化資產之一的「南港調車場」都市更新案,於四月二日舉辦簽約儀式,由於土地廣達5.44公頃,投資規模高達315.27億元,未來產生的龐大效益,備受外界關注。

南港房市獨走多頭格局

於此同時,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就任百日的記者會中提到「東區門戶計畫」,主要以南港為軸心,而潤泰創新取得的南港火車站共同開發BOT案,其中飯店大樓─六福萬怡酒店,即將在今(2015)年十月開幕。

加上高鐵預計在年底,也將從台北車站再東延至南港站等,使得南港的公共建設及民間投資計畫持續不斷。

當地房仲業包括永慶房屋南軟店店長陳俊嘉,與21世紀不動產南港站前加盟店店長周予涵都認為,南港地區的公共建設和利多是一波接一波,依目前房市氛圍是盤整期來看,在台北市的十二個行政區中,南港房市將獨走「利多」格局,2020年前都是多頭走勢。

陳俊嘉及周予涵兩人也談到,依市政府的規劃,南港將發展成為「生技中心、軟體中心、會展中心、文創中心、站區中心」等五大中心,其中,整個「東區門戶計畫」是從捷運昆陽站向東延伸,包括台鐵調車場開發計畫、台北市流行音樂中心、南港捷運站四鐵共構,再至南港展覽館站及南軟園區站,並結合中國信託總部大樓所帶動的商業活動,將成為一個帶狀的發展計畫。

負責督導都市發展局規劃「東區門戶計畫」的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曾表示,過去南港地區因工廠林立、鐵路縱橫,被稱為「黑鄉南港」;但90年代隨著鐵路地下化產生新生廊道、沿線兩側工業區轉型並重新規劃,以及政府投入眾多重大公共建設,包含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南港車站BOT大樓、南港展覽館、國家會展中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家生技園區等,皆將陸續興建完成,諸多建設讓南港正在快速蛻變,未來極具發展潛力。

東區門戶計畫 帶動南港產業起飛

「東區門戶計畫」總規劃面積440公頃,其整體發展目標、構想及市府推動重點策略地區,都市發展局在官網中都有詳細籌劃內容,包括:

一、強化交通轉運樞紐:規劃交通轉運中心、紓解西區交通旅次。 配合南港車站即將全面啟用,選定「南港轉運站(西站、東站及東側商業區)」作為策略地區。短期,先利用西站和東站土地作臨時平面式轉運使用;長期,東站併同東側商業區土地與臺鐵局合作,朝BOT模式開發。

二、打造新創產業廊帶:塑造國家級生技產業及文化創意展業聚落,提供青年創業基地。 為打造國家級生技產業聚落,選定「忠孝營區及西側市有地」、「轉運站東側商業區」、「僑泰興麵粉廠(FR-1)」作為策略地區,配合高鐵南港站通車後,南港與竹北通勤時間將大幅縮短至三十分鐘以內,可有效串聯上游中研院與國家生技園區之基礎研究,以及中下游產品量產、上市及行銷等,未來南港將成為生技產業之重要核心。

由於南港具有青年創業之特質,為建立文化產業群落,選定「瓶蓋工廠」作為策略地區,將廠區內歷史建築修復後,再活化利用作為青創基地,另外南港輪胎開發案亦配合提供南港輪胎故事館和藝文空間,以及忠孝營區建物短期利用,提供青創基地。

三、加速推動公辦都更:利用大規模公有土地開發,帶動地區發展。 優先推動具指標性公辦都更案,帶動地區發展,本計畫選定「台電中心倉庫(AR-1)及修護處(CR-1)」、「台鐵南港調車場(BR-1)」、「經貿園區(C13-1)及新工處保養廠」公辦更新案三案。

四、建設公共住宅社區:透過多元開發方式建立優質社會住宅。
短期優先以市有土地興辦公共住宅,長期以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都市計畫,變更回饋房地興辦公共住宅,預計八年內提供一萬戶公共住宅,以滿足青創產業發展衍生之居住需求。

五、建構立體連通系統:打造比信義計畫區更完整的連通系統,以南港車站為核心,往東串連至經貿園區,往北銜接基隆河岸,往西連結至南港昆陽站,往南通往至忠孝營區。

台鐵南港調車場案受關注

以台鐵活化資產的「南港調車場」來說,此案共分「單元一」及「單元二」兩案,都由國泰人壽、美邦三商人壽與華泰王子大飯店所合組的兩家公司「南港國際一」、「南港國際二」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並已經與台鐵完成簽約。

本招商案開發面積達五.四四公頃,其中單元一為2.34公頃,單元二為3.1公頃,全案採權利變換方式進行,投資規模達315.27億元,是目前國內都市更新案件中,開發面積與投資規模最大的招商案,也是台鐵自主推動都市更新並招商成功的首例,對台鐵的活化資產規劃,具有指標意義。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林昭廷表示,考量本招商案分為兩大單元,故成立南港國際一及南港國際二兩家公司,未來單元一將定位為「國際商旅中心」,匯集住宿、購物、娛樂、商辦等多樣性機能於一體;至於單元二將發展為「國際商務園區」,導入商務、住宿、購物、展演等機能,使兩處基地各具發展特色,產生互補共生,進而擴大開發綜效。(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64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